茶多糖脱色的研究

被引:36
作者
王元凤
金征宇
机构
[1]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无锡
[3] 博士研究生
[4] 无锡
关键词
茶多糖; 脱色; 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树脂; 蛋白质;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04.12.014
中图分类号
TQ281 [碳水化合物、糖];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研究了7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对茶多糖溶液中的色素脱除的影响,筛选出3种树脂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DA201C、大孔弱碱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G和D315,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发现,采用树脂D315,在pH=45,T=55℃下,茶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到8982%,多糖保留率为6486%,蛋白质去除率9395%。茶叶中的色素可能主要以带负电荷的非极性小分子色素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茶叶多糖提取分离研究 [J].
邓国栋 ;
郁建平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6) :546-547+550
[2]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傅博强 ;
谢明勇 ;
周鹏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1, (04) :358-364
[3]   茶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J].
陈海霞 ;
谢笔钧 .
食品工业科技, 2001, (02) :18-19
[4]   茶叶多糖的纯化及组分研究 [J].
许新德 ;
高荫榆 ;
陈才水 ;
刘梅森 .
食品科学, 2000, (08) :13-15
[5]   茶多糖的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J].
陈建国 .
中草药, 2000, (07) :86-87
[6]  
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 陈建国.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0 (01)
[7]   茶叶多糖及其生物活性 [J].
叶盛 ;
程玉祥 ;
汪东风 .
茶叶科学技术, 2000, (01) :1-4
[8]   茶多糖的组分及理化性质 [J].
汪东风,谢晓凤,王世林,郑俊,严俊,严鸿德,王泽农 .
茶叶科学, 1996, (01) :1-8
[9]   茶叶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J].
张慧玲,李布青,舒庆龄,张部昌 .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03) :270-271
[10]   粗老茶中的多糖含量及其保健作用 [J].
汪东风,谢晓凤,王泽农,杨敏,张阳春 .
茶叶科学, 1994, (01)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