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为例

被引:92
作者
潘高峰 [1 ]
刘震 [1 ]
赵舒 [2 ]
胡宗全 [3 ]
胡小丹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不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效应模拟;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古孔隙度; 孔隙度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地层埋藏史和成岩史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破坏性成岩作用和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按照效应模拟原则,以现今孔隙度特征为切入点,以地史时间为主线,把孔隙度演化分为孔隙度减小和孔隙度增大两个独立的过程,通过增孔和减孔效应叠加建立砂岩孔隙度演化的数学模型。本文建立的砂岩孔隙度演化模型方法有以下特点:①以时间为变量,体现孔隙度演化的动态过程;②以现今孔隙度特征为边界条件进行约束,结果可靠;③综合考虑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作用的影响。通过对镇泾地区长8砂岩孔隙度演化的模拟发现:其孔隙度减小过程模型是对埋深和埋藏时间的连续函数;次生增孔缘于有机酸的溶蚀作用,增孔作用受溶蚀强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70~90℃的温度窗口内,增孔过程分为增孔前、增孔窗口内和次生孔隙保持阶段。分段模型叠加得到的总孔隙度演化模型是一个三段式的分段函数。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砂岩古孔隙度计算及孔隙度演化模拟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孔隙度演化模拟 [J].
孟元林 ;
王又春 ;
姜文亚 ;
张景军 ;
刘德来 ;
牛嘉玉 ;
孙洪斌 ;
施尚明 ;
古团 ;
修洪文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2) :225-232
[2]   黄骅坳陷中区超压对有机酸生成和溶解作用的抑制 [J].
孟元林 ;
李斌 ;
王志国 ;
王粤川 ;
牛嘉玉 ;
殷秀兰 ;
李军 ;
肖丽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40-43
[3]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邹才能 ;
陈孟晋 ;
郭彦如 .
石油学报, 2007, (04) :57-61
[4]   储层孔隙度预测与有效天然气储层确定——以渤海湾盆地鸳鸯沟地区为例 [J].
孟元林 ;
王粤川 ;
牛嘉玉 ;
孙洪斌 ;
殷秀兰 ;
肖丽华 ;
高建军 .
天然气工业, 2007, (06) :42-44+150
[5]   压实过程中埋深和时间对碎屑岩孔隙度演化的共同影响 [J].
刘震 ;
邵新军 ;
金博 ;
李鹤永 ;
许晓明 ;
梁全胜 .
现代地质, 2007, (01) :125-132
[6]   碎屑岩成岩压实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J].
刘国勇 ;
金之钧 ;
张刘平 .
沉积学报, 2006, (03) :407-413
[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上古生界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J].
朱剑兵 ;
陈丽华 ;
纪友亮 ;
李国栋 .
石油学报, 2006, (03) :37-41
[8]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区及形成时期探讨 [J].
任战利 ;
张盛 ;
高胜利 ;
崔军平 ;
刘新社 .
地质学报, 2006, (05) :674-684
[9]   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 [J].
罗静兰 ;
刘小洪 ;
林潼 ;
张三 ;
李博 .
地质学报, 2006, (05) :664-673
[10]   东营凹陷第三系水-盐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 [J].
曾溅辉 .
石油学报, 2001, (04) :39-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