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中国后海西地台的存在和其地质意义

被引:6
作者
赵重远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中国后海西地台; 再生克拉通; 中国地质史; 中国古地理;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二叠世至古近纪,在昆仑-秦岭山脉以北的中国北方可能存在过一个后海西地台。它原是晚古生代冈瓦纳与西伯利亚大陆碰撞后形成的一个复杂褶皱区。后经准平原化而成为接受中、新生代沉积盖层的年轻地台。与此同时,劳亚大陆东部也有数个后海西地台形成。俄罗斯中亚古生代褶皱区也遭受过长期剥蚀,曾一度经历过后海西地台的发展。这一事件在中国北方的许多沉积盆地也多有发现,在中国古地理图上也有显示。但是,中国后海西地台遭到了后继构造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的破坏。中国后海西地台的确认有助于重新审视中生代以来的中国地质历史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从不同视角重新思考对某些地质问题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试论“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学
    吴根耀
    马力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 239 - 246
  • [2] 改造型盆地油气成藏与勘探目标——以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为例
    岳伏生
    王新民
    马龙
    李天顺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6) : 462 - 465+442
  • [3] 焉耆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性质判定
    刘新月
    林社卿
    何明喜
    和玉彬
    闫有平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5) : 392 - 393+352
  • [4] 吐哈盆地地质结构和油气聚集规律的新认识
    张明山
    张进学
    于拥军
    戴余
    李明杰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3) : 189 - 192+176
  • [5] 中国西部的大陆构造格架
    葛肖虹
    任收麦
    刘永江
    刘俊来
    潘宏勋
    [J]. 石油学报, 2001, (05) : 1 - 5+7
  • [6] 成盆期后改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地质特征
    赵重远
    周立发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 7 - 10
  • [7] 中亚与中国西北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
    王素华
    钱祥麟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4) : 321 - 325
  • [8]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马杏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 [9] 苏联地质概论.[M].(苏)纳利卡金(Наливкин;Д.В.)著;杨金华;刘学琼译;.地质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