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
作者
褚澄
符长标
朱玲
张新江
机构
[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抽吸引流术; 病死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CT引导微创抽吸引流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87例幕上脑出血患者,以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前瞻性观察患者术后病死率,同时对年龄、血肿部位、血肿量、GCS积分、脑中线结构移位、手术时机、首次血肿清除率、血压控制、引流后残余血肿量以及并发症等因素相关的死亡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抽吸引流术后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GCS积分和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血肿部位、入院血压、手术时机、引流后残余血肿量、首次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和药物降压治疗无关(P>0.05)。结论血肿量、GCS积分和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是影响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的主要因素,术前相应指征的选择对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J].
张庆军 ;
穆建敏 ;
冷亦煊 ;
不详 .
疑难病杂志 , 2005, (04) :221-222
[2]   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 [J].
赵继宗 ;
周定标 ;
周良辅 ;
王任直 ;
王德江 ;
王硕 ;
袁葛 ;
康帅 ;
赵元立 ;
季楠 ;
叶迅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32) :2238-2242
[3]   脑出血超早期血肿周围病变的MRI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J].
王苇 ;
张新江 ;
殷小平 ;
李澄 ;
常丽英 ;
张苏明 ;
姜亚平 ;
方思羽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05) :422-424
[4]   急性期血肿抽吸引流术对脑起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J].
殷小平 ;
张苏明 ;
张新江 ;
姜亚平 ;
方思羽 ;
王苇 ;
夏黎明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06) :41-43
[5]   对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术后再出血和死亡的分析 [J].
殷小平 ;
张苏明 ;
姜亚平 ;
张新江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2, (04) :209-211
[6]  
神经病学.[M].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