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于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37
作者
朱彩婕 [1 ]
刘长翠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缺陷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5%;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另外,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需要更多具有治理专长的专家。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对合规风险的影响——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研究 [J].
林钟高 ;
李帽帽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6, 13 (03) :11-17
[2]   行政权、控制权与国有企业高管腐败 [J].
赵璨 ;
杨德明 ;
曹伟 .
财经研究, 2015, 41 (05) :78-89
[3]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高管薪酬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池国华 ;
郭菁晶 .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 12 (01) :21-30
[4]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暴露视角的公司治理效应变化研究 [J].
朱彩婕 ;
郑晓丽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4, (06) :45-54
[5]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研究 [J].
丁友刚 ;
王永超 .
会计研究, 2013, (12) :79-85+97
[6]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形成诱因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林野萌 ;
韩传模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3 (07) :83-95
[7]   股权制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基于2008—2010年酿酒类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J].
李颖琦 ;
俞俊利 .
会计研究, 2012, (02) :50-56+96
[8]   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数据的检验 [J].
吴益兵 ;
廖义刚 ;
林波 .
当代财经, 2009, (09) :110-114
[9]   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 [J].
王雄元 ;
管考磊 .
审计研究, 2006, (06) :42-49
[10]   基于治理成本与治理收益的董事会规模研究 [J].
谢永珍 .
南开学报, 2006, (04) :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