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大型水母暴发区中小型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被引:18
作者
熊瑛 [1 ]
王云龙 [2 ]
汤建华 [1 ]
刘培廷 [1 ]
仲霞铭 [1 ]
吴磊 [1 ]
高银生 [1 ]
机构
[1]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中小型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 黄海南部; 大型水母;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288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7年5—9月黄海南部(121°15′E—122°09′E、31°53′N—32°53′N)大型水母暴发区调查数据,对该区6个站点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特征及优势种等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调查区浮游动物58种(不含鱼卵和仔鱼),隶属于5门11大类58种,其中桡足类为优势种,占80.86%;浮游动物总丰度均值为783.17ind.m-3(452.23~1241.86ind.m-3),最高密集区位于St.4;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76(2.44~2.95),调查区南部(St.4~St.6)比北部(St.1~St.3)的物种更为丰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为最主要优势种,丰度为263.76ind.m-3(152.23~451.89ind.m-3),集中分布在St.4,浮游动物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大小取决于优势种小拟哲水蚤的丰度。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总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正相关性显著,而水母CPUE-总CPUE、水母CPUE-小黄鱼CPUE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063 / 20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东海区沙海蜇和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 [J].
李惠玉 ;
李建生 ;
丁峰元 ;
程家骅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1974-1980
[2]   东海区夏、秋季大型水母分布区渔业资源特征分析 [J].
丁峰元 ;
程家骅 .
海洋渔业, 2005, (02) :120-128
[3]   东海区大型水母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温盐度的关系 [J].
程家骅 ;
丁峰元 ;
李圣法 ;
严利平 ;
凌建忠 ;
李建生 ;
刘勇 .
生态学报, 2005, (03) :440-445+660
[4]   东、黄海大型水母暴发现象及其可能成因浅析 [J].
程家骅 ;
李圣法 ;
丁峰元 ;
严利平 .
现代渔业信息, 2004, (05) :10-12
[5]   东海、黄海大型水母类资源动态及其与渔业关系的初探 [J].
严利平 ;
李圣法 ;
丁峰元 .
海洋渔业, 2004, (01) :9-12
[6]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Ⅰ.数量分布 [J].
徐兆礼 ;
王荣 ;
陈亚瞿 .
水产学报, 2003, (S1) :1-8
[7]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Ⅳ.拟哲水蚤属 [J].
高露姣 ;
杨元利 ;
李丁成 ;
陈亚瞿 .
水产学报, 2003, (S1) :23-30
[8]   小型桡足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 [J].
王荣 ;
张鸿雁 ;
王克 ;
左涛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453-460
[9]   江苏沿海辐射沙洲开发利用的前景 [J].
陆丽云 ;
张忍顺 ;
陈君 ;
不详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03) :18-24
[10]   水母类在海洋食物网中的作用 [J].
马喜平 ;
凡守军 .
海洋科学, 1998, (02)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