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宁波区域霾过程的天气分型及环流场特征
被引:20
作者:
俞科爱
[1
]
胡晓
[2
]
黄旋旋
[3
]
顾小丽
[1
]
徐宏辉
[4
]
刘洁
[4
]
丁烨毅
[1
]
郭建民
[1
]
机构:
[1] 宁波市气象台
[2] 镇海区气象局
[3] 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
[4]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来源: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区域霾;
环流分型;
特征;
Lamb-Jenkinson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1—2012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宁波7个县(市)区的地面气象资料,运用Lamb-Jenkinson客观分型方法和统计方法,分析宁波区域霾发生规律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宁波区域霾具有冬季频发、夏季少发的季节分布特点,年均15次,2011和2012年区域霾明显增多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区域霾的主要环流类型为A型、AN型、AS和C型,分别占总数的65.9%、12.3%、6.7%和4.7%,A型主要出现在稳定平直环流的秋、冬季,AN型出现在环流经向度明显增加的冬季,AS型出现在冷暖气流转换空隙期的春、秋季,C型出现在西太平洋高压明显加强的地面弱低压环境场的春、夏季;东部沿海500 hPa气旋性环流、偏西气流及850 hPa微风有利于宁波区域霾发生,反之,500 hPa反气旋环流、850 hPa强盛偏南气流则不利于霾发生;A型环流在弱冷空气影响或静稳天气条件下,连续霾日、重度霾出现概率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514 / 1524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