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时空格局

被引:15
作者
姬兴杰 [1 ,2 ]
成林 [3 ]
朱业玉 [1 ]
宋妮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河南省气候中心
[3]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模型; 需水量; 缺水量; 冬小麦;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4.0289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河南省30个气象站气候资料以及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了有效降水量,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作物系数计算1981—2010年各站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30年来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Penman-Monteith模型对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模拟能力较强,模拟值与同期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系数r=0.85(P<0.01);近30年来,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有效降水量、需水量和缺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44.0、114.9、408.0和293.1 mm;在空间分布上,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而需水量和缺水量与之相反,呈自南向北逐渐增加;1981—2010年各地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的区域间差异增大,而需水量和缺水量的区域差异在缩小;从时间上看,需水量和缺水量均有下降趋势,但其线性变化趋势并不显著;各站点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豫西和豫北呈增加,其余地区呈下降。偏相关分析表明,风速减小是导致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呈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缺水量与降水量关系最为密切。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需水量和缺水量的变化是各气象因素以及物候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影响因素看,全生育期天数和降水量分别对需水量和缺水量的贡献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268 / 32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Global modeling of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s.[J].Petra Döll;Stefan Siebert.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002, 4
[2]  
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作物数据库....2012,
[3]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 编著.气象出版社.2007,
[4]  
气候统计原理与方法.[M].马开玉等主编;.气象出版社.1993,
[5]   华北冬小麦降水亏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勤 ;
梅旭荣 ;
严昌荣 ;
居煇 ;
杨建莹 .
生态学报, 2013, 33 (20) :6643-6651
[6]   基于Penman修正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的作物系数差异分析 [J].
宋妮 ;
孙景生 ;
王景雷 ;
陈智芳 ;
强小嫚 ;
刘祖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9) :88-97
[7]   中国冬小麦需水量时空特征分析 [J].
孙爽 ;
杨晓光 ;
李克南 ;
赵锦 ;
叶清 ;
解文娟 ;
董朝阳 ;
刘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5) :72-82
[8]   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变化特征 [J].
李勇 ;
杨晓光 ;
叶清 ;
黄晚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75-183
[9]   基于HadCM3模式的气候变化下北京地区冬小麦耗水研究 [J].
丛振涛 ;
辛儒 ;
姚本智 ;
雷志栋 .
水利学报, 2010, 41 (09) :1101-1107
[10]   1956—2007年河南省降水和水资源变化及评估 [J].
顾万龙 ;
王记芳 ;
竹磊磊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4) :27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