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环流的三维海流诊断计算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袁耀初 [1 ]
廖光洪 [1 ]
王彰贵 [2 ]
机构
[1]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关键词
南海环流; 东南季风; 海流诊断模式; 气旋式涡与反气旋式涡; 海盆尺度环流; 动力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1 [海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基于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航次(4月22日至5月24日)获得的水文资料和NCEP提供的风场资料,采用三维海流诊断模式计算南海环流,结合同时期高度计资料T/P推得的水位高度距平分布,获得了一致的南海环流的流态,主要环流特性概括如下:(1)黑潮入侵南海较弱,黑潮的大部分绕过吕宋海峡作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向台湾以东,但小部分在300 m以浅向西入侵,并局限于中国大陆以南较狭窄的陆架坡内,不扩展到所有的西边界,这与Qu的观点一致.(2)南海北部环流,在300 m以浅主要由海盆尺度的气旋环流支配,它以两个气旋式涡C1与C2为核心组成.在300 m以深,南海北部环流被反气旋环流以暖涡W4为核心分离成两个尺度不大、分别以气旋涡C2和C3为核心的环流.冬季时海盆尺度气旋式环流的范围比4~5月大得多.(3)南海中部环流,主要由海盆尺度的反气旋环流支配.在300 m以浅海盆尺度的反气旋式环流分别以暖涡W1,W2和W3为核心组成.在反气旋式涡W1东南存在一个以C1为核心气旋式环流.但在300 m以深,海盆尺度的反气旋环流分别以暖涡W1,W2和W4为核心组成,并向北扩展到20°N.(4)在越南以东近岸存在一支较强的沿岸北向流,其强度比6月时沿岸的北向流强.这支较强的北向的沿岸流一直可达17°15′N附近,比6月时更往北大约3°15′.(5)产生1998年4~5月南海环流的动力机制有两个:最重要的动力因子为斜压场与地形相互作用项,其次为东南风作用下风应力与地形相互作用项.Sverdrup关系在南海环流不满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的三维结构 [J].
廖光洪 ;
袁耀初 ;
王彰贵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5) :15-25
[2]   中国近海及其附近海域若干涡旋研究综述 Ⅰ.南海和台湾以东海域 [J].
管秉贤 ;
袁耀初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3) :1-16
[3]   1998年冬季南海环流的三维结构 [J].
廖光洪 ;
袁耀初 ;
徐晓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2) :8-17
[4]  
YUAN Yaochu, LIU Yonggang, LIAO Guanghong, LOU Ruyun, SU Jilan, WANG Kangshan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Dynamic Processes and Satellite Oceanography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China 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USA.Calculation of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summer of 2000 by the modified inverse method[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5(01):14-30
[5]   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诊断计算 [J].
袁耀初 ;
卜献卫 ;
楼如云 ;
苏纪兰 ;
王康墡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2) :1-10
[6]   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 [J].
刘勇刚 ;
袁耀初 ;
苏纪兰 ;
姜景忠 .
科学通报, 2000, (12) :1252-1259
[7]   三维海流计算的一个方法 [J].
袁耀初 ;
何魁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2, (06) :653-666
[8]   Overview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ircul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oastal physical oceanography outside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J].
Jilan, S .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04, 24 (16) :1745-1760
[9]  
苏纪兰主编.中国近海水文[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10]  
丁一汇,李崇银主编.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