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17
作者
汤加富
高天山
李怀坤
机构
[1]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3]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东部; 中新生代; 构造格局; 岩浆带; 地幔东向差速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研究印支期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形成与地幔差速环流的基础上,系统综合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基底构造对断裂构造的控制,深层构造对隆凹与断陷盆地的制约,伸展构造在陆内及陆缘外的表现,岩浆岩带的时空分布及展布特点等规律,依据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与岩浆岩带在时空分布上的宽阔性、方向性、迁移性、分带性,特别是深层构造对浅层断裂构造、伸展构造的制约,以及岩浆岩带、隆起与盆地等自西向东迁移特点,提出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强大地幔东向差速环流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郯庐断裂南段研究进展与断裂性质讨论 [J].
汤加富 ;
李怀坤 ;
娄清 .
地质通报, 2003, (06) :426-436
[2]   日本在亚洲前沿的构造定位及其对中国东部区域构造的含义 [J].
马文璞 ;
陆松年 ;
王果胜 .
地质通报, 2003, (03) :192-199
[3]   郯庐断裂带南段并无巨大平移——来自安徽境内的证据 [J].
汤加富 ;
许卫 .
地质论评, 2002, (05) :449-456
[4]   安徽大别山及邻区区域地质调查进展与问题讨论 [J].
汤加富 ;
钱存超 ;
娄清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2) :128-136
[5]   桂东南富钾岩浆杂岩的Nd同位素组成:华南中生代地幔物质上涌事件 [J].
郭新生 ;
陈江峰 ;
张巽 ;
汤加富 ;
谢智 ;
周泰禧 ;
刘玉龙 .
岩石学报, 2001, (01) :19-27
[6]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划分对比述评 [J].
陈丕基 .
地层学杂志, 2000, (02) :114-119
[7]   从花岗岩的Sm-Nd同位素探讨华南中下地壳的组成、性质和演化 [J].
洪大卫 ;
谢锡林 ;
张季生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4) :361-371
[8]   中国东南地壳增长与Nd同位素模式年龄 [J].
陈江峰 ;
郭新生 ;
汤加富 ;
周泰禧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7-16
[9]   华南武功山中生代伸展构造 [J].
舒良树 ;
孙岩 ;
王德滋 ;
MFauret ;
JCharvet ;
PMonie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431-438
[10]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 [J].
王鸿祯 .
地学前缘, 1997, (Z2) :5-8+10-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