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青 [1 ,2 ]
刘超 [1 ,2 ]
郭溆 [1 ,2 ]
程安玮 [1 ,2 ]
孙金月 [1 ,2 ]
机构
[1] 山东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关键词
牡丹籽油; 气相色谱; 过氧化值; 茴香胺值;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25.1 [植物油];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脂肪酸甲脂法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91.73%,其中油酸含量为22.83%,亚油酸含量为26.69%,亚麻酸含量为42.21%。通过加速氧化的方法对不同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的抗氧化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抗氧化剂显著抑制牡丹籽油中亚麻酸的氧化速度,抑制牡丹籽油过氧化值的效果顺序为TBHQ>VE>茶多酚,抑制油脂茴香胺值的效果顺序为VE>TBHQ>茶多酚,抑制脂肪酸败值的效果顺序为TBHQ>茶多酚>VE。由于茶多酚、VE为天然抗氧化剂,且抗氧化效果与TBHQ相比相差不大,因此,选用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VE代替传统的抗氧化剂TBHQ,在牡丹籽油的长期储存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
史国安 ;
郭香凤 ;
金宝磊 ;
黄海霞 ;
王玮 ;
张淑霞 ;
王凤楼 .
中国粮油学报, 2013, 28 (04) :47-50+107
[2]   Rancimat法与Schaal烘箱法测定花生油和花生酱氧化稳定性的对比 [J].
黄克 ;
崔春 ;
赵谋明 ;
马浩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 (10) :145-148
[3]   牡丹籽的化学成分研究 [J].
易军鹏 ;
朱文学 ;
马海乐 ;
王易芬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 21 (04) :604-607
[4]   脱氧剂对炒制葵花籽氧化酸败抑制的研究 [J].
赵华锋 ;
谢慧明 ;
杨毅 ;
高杰 ;
朱霖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 (01) :140-143
[5]   食用油脂中p-茴香胺值的测定 [J].
栾霞 ;
祖丽亚 ;
樊铁 .
中国油脂, 2006, (11) :38-40
[6]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J].
王祝举 ;
唐力英 ;
赫炎 .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 (04) :155-159
[7]   牡丹花提取物清除活性氧及对·OH引发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J].
王晓 ;
时新刚 ;
郑成超 ;
刘建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07) :55-58
[8]   食品中脂肪的酸败及检测 [J].
王爱枝 ;
刘瑞毅 .
肉类工业, 1998, (08) :34-34
[9]   食用油脂中过氧化脂质的快速测定法 [J].
杨貌端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4, (03) :57-59
[10]  
Effect of irradiation and storage time on lipid oxidation of chilled pork[J] . Anwei Cheng,Fachun Wan,Tongcheng Xu,Fangling Du,Wenliang Wang,Qingjun Zhu.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 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