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层序-体系域

被引:7
作者
刘景彦 [1 ]
王清华 [2 ]
林畅松 [1 ]
张丽娟 [2 ]
雷燕平 [1 ]
胡广成 [3 ]
胡博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层序-体系域; 沉积体系; 储盖组合; 库姆格列木群; 库车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层序-体系域格架内对库车坳陷西部库姆格列木群各岩性段进行分析对比和沉积古地理恢复,建立层序-体系域格架内的储盖组合和配置体系,对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区进行预测。库姆格列木群三级层序Esq1低位体系域和Esq2低位—水进体系域发育两套粗碎屑砂体,Esq1和Esq2层序的盐岩、膏岩和泥岩广泛分布,封盖能力好,与两套砂岩储集层构成优质储盖组合。从有利储集体分布来看,北部山前带向盆地推进的河流体系、西部温宿凸起东缘的扇三角洲体系及南部英买古低隆起带的下切谷充填、河流三角洲体系形成有利储集砂体,坳陷北缘克拉苏—大北区带、南部秋里塔格—却勒及其以南地区、西部温宿凸起北部及东部地区是勘探的有利目标区。图6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黄太柱 ;
肖秋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99-303+322
[2]   塔里木盆地西部康克林组沉积期沉积相及相模式 [J].
王黎栋 ;
于炳松 ;
张永旺 ;
苗继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707-712
[3]   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白垩系沉积储层特征分析 [J].
张丽娟 ;
李多丽 ;
孙玉善 ;
程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55-360
[4]   库车坳陷乌什凹陷东部成藏作用初步研究 [J].
周兴熙 ;
贾进华 ;
周东延 ;
张立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84-188
[5]   库车坳陷库车河剖面重矿物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双建 ;
王清晨 ;
李忠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1) :53-61
[6]   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和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J].
刘景彦 ;
林畅松 ;
肖建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6) :8-10
[7]   库车前陆坳陷形成大气区的烃源岩条件 [J].
赵孟军 ;
张宝民 .
地质科学, 2002, (S1) :35-44
[8]   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的构成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作用的响应 [J].
林畅松 ;
刘景彦 ;
张燕梅 ;
肖建新 ;
陈建强 ;
纪云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177-183
[9]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与勘探方向 [J].
张光亚 ;
薛良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5+9
[10]   库车坳陷下第三系盖层封闭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付广 ;
王朋岩 ;
付晓飞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4) :47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