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前汛期暴雨与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

被引:36
作者
纪忠萍 [1 ,2 ]
谷德军 [3 ]
吴乃庚 [1 ]
谢炯光 [1 ]
机构
[1] 广州中心气象台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季风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前汛期暴雨; 500 hPa关键区; 准双周振荡; 中期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Lanczos滤波等方法探讨了1961—2008年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变化及与影响广东省前汛期降水的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6月发生暴雨的日数明显增多,强度增强;但90年代后期以来,前汛期暴雨的总日数却减少;前汛期暴雨总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6~7年周期振荡。广东省前汛期暴雨量占总降水量的37.7%,它与总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广东省前汛期降水与500 hPa关键区在大多数年份均存在显著的准单周、准双周振荡。虽然它们也存在30~60 d振荡,但不显著。500 hPa关键区与广东省前汛期降水在准双周振荡尺度上关系最密切,振荡超前或滞后的时间差在2 d之内。统计近48年4—6月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前后3 d(个别4 d)广东省暴雨出现的概率为79%。采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得到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有、无暴雨出现的大气环流场演变具有明显差异,可为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8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广东2008年罕见“龙舟水”特点及成因诊断分析 [J].
林良勋 ;
吴乃庚 ;
黄忠 ;
蔡安安 .
气象, 2009, 35 (04) :43-50
[2]   墨西哥帽小波变换的影响域和计算方案新探讨 [J].
谷德军 ;
王东晓 ;
纪忠萍 ;
郑彬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01) :62-69
[3]   1998年夏季亚洲地区低频大气环流的特征及其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关系 [J].
张瑛 ;
陈隆勋 ;
何金海 ;
李薇 .
气象学报, 2008, (04) :577-591
[4]   中国降水季节内振荡的气候特征分析 [J].
黄菲 ;
黄少妮 ;
张旭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73-177
[5]   1997年华南汛期降水异常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 [J].
信飞 ;
肖子牛 ;
李泽椿 .
气象, 2007, (12) :23-30
[6]   1999年广东汛期降水的季节内振荡 [J].
唐天毅 ;
吴池胜 ;
王安宇 ;
侯尔滨 ;
罗会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6) :683-689
[7]   东亚季风涌对我国东部大尺度降水过程的影响分析 [J].
琚建华 ;
孙丹 ;
吕俊梅 .
大气科学, 2007, (06) :1129-1139
[8]   近50年我国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J].
鲍名 .
大气科学, 2007, (05) :779-792
[9]   1998年夏季我国东部降水与大气环流异常及其低频特征 [J].
周兵 ;
文继芬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129-136
[10]   2000年以来云南4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J].
张腾飞 ;
鲁亚斌 ;
张杰 ;
普贵明 ;
周国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1) :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