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广东省前汛期暴雨与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
被引:36
作者:
纪忠萍
[1
,2
]
谷德军
[3
]
吴乃庚
[1
]
谢炯光
[1
]
机构:
[1] 广州中心气象台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季风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前汛期暴雨;
500 hPa关键区;
准双周振荡;
中期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Lanczos滤波等方法探讨了1961—2008年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变化及与影响广东省前汛期降水的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6月发生暴雨的日数明显增多,强度增强;但90年代后期以来,前汛期暴雨的总日数却减少;前汛期暴雨总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6~7年周期振荡。广东省前汛期暴雨量占总降水量的37.7%,它与总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广东省前汛期降水与500 hPa关键区在大多数年份均存在显著的准单周、准双周振荡。虽然它们也存在30~60 d振荡,但不显著。500 hPa关键区与广东省前汛期降水在准双周振荡尺度上关系最密切,振荡超前或滞后的时间差在2 d之内。统计近48年4—6月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前后3 d(个别4 d)广东省暴雨出现的概率为79%。采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得到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有、无暴雨出现的大气环流场演变具有明显差异,可为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84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