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及南海的地幔潜在温度

被引:18
作者
鄢全树 [1 ,2 ]
石学法 [1 ]
机构
[1]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橄榄石; 碱性玄武岩; 地幔潜在温度; 地幔柱;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颗粒相对较小(0.2~0.6mm),自形-半自形,有熔蚀现象,不具橄榄石捕虏晶所特有环状裂隙、变形结构。基质中橄榄石微晶粒径0.01~0.05mm,多数已完全伊丁石化。早期结晶出来的橄榄石并未受到重力分异的影响,而被寄主岩浆携带继续向地表运移,在此上升过程中与寄主岩浆发生了有限的相互作用,少数橄榄石颗粒保留有弱成分分带现象。利用呈弱成分分带现象的橄榄石斑晶的核、幔部的Fo组分与寄主岩浆的XFe值对南海底潜在地幔温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南海的潜在地幔温度平均值为1661℃,位于典型热点的地区夏威夷(1688℃)和冰岛(1637℃)之间,南海的潜在地幔温度与正常洋中脊地幔潜在温度之间的差值(186℃~208℃)也位于夏威夷(213℃~235℃)和冰岛地区(162℃~184℃)之间,表明南海地区下的地幔可能存在热量异常,支持了根据地球物理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信息所提出的南海地区存在地幔柱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研究 [J].
鄢全树 ;
石学法 ;
王昆山 ;
卜文瑞 ;
肖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1) :56-71
[2]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J].
鄢全树 ;
石学法 ;
王昆山 ;
卜文瑞 .
岩石学报, 2007, (11) :2981-2989
[3]   广西北海涠洲岛(含斜阳岛)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源区特征 [J].
李昌年 ;
王方正 ;
钟称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1) :1-11
[4]   大南海地区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 [J].
姚伯初 ;
万玲 ;
吴能友 .
中国地质, 2004, (02) :113-122
[5]   北部湾玄武岩地幔源区性质的地球化学示踪及其构造环境 [J].
贾大成 ;
丘学林 ;
胡瑞忠 ;
卢焱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30-39
[6]   南沙微板块的层块构造 [J].
刘海龄 ;
阎贫 ;
孙岩 ;
郭令智 ;
张伯友 ;
张毅祥 .
中国地质, 2002, (04) :374-381
[7]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过程及10Ma以来的构造事件 [J].
李思田 ;
林畅松 ;
张启明 ;
杨士恭 ;
吴培康 .
科学通报, 1998, (08) :797-810
[8]  
南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刘昭蜀等著, 2002
[9]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M]. 地震出版社 , 刘若新主编, 1992
[10]  
Seismic images under 60 hotspots: Search for mantle plumes[J] . Dapeng Zhao.Gondwana Research . 20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