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还是心证:刑事质证的迷局与解困

被引:7
作者
朱锡平
机构
[1]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研究室
关键词
印证; 口供; 法定证据; 自由心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证据间的相互印证不仅仅是证据基本特征的外部印证,更重要的是运用逻辑证明、经验验证等内省方法,对单个证据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判断。实践中忽视证据能力的审查,主张证据相互印证作为证据采信和定案的依据,催生了刑讯逼供、冤假错案等印证规则负价值。提升法官自由心证能力,合理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尊重律师辩权和辩护意见,坚守审判中心主义,为证据印证规则划出合理的底线是可能的破解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21]   我国刑事诉讼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 [J].
谢小剑 .
现代法学, 2004, (06) :72-77
[23]   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研究 [J].
郭华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3) :73-79
[24]   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4, (02) :107-115
[25]   自由心证新理念探析——走出对自由心证传统认识的误区 [J].
汪海燕 ;
胡常龙 .
法学研究, 2001, (05) :27-41
[26]   刑事审判书面印证的负效应 [J].
林劲松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 (06) :81-90
[27]   证明模式转换的必要性与现代证据规则 [J].
马贵翔 .
证据科学, 2009, 17 (02) :138-140
[28]   缺乏对抗的“被告人说话式”审判——对我国“控辩式”刑事审判的实证考察 [J].
李昌盛 .
现代法学, 2008, (06) :167-180
[29]  
中国法官最大化什么.[J].艾佳慧;.法律和社会科学.2008, 00
[30]   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实践形态解析 [J].
朱德宏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 (02) :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