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苦楝种子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夏海涛 [1 ,2 ]
陈礼光 [2 ]
荣俊冬 [2 ]
陈羡德 [2 ]
郑郁善 [2 ]
机构
[1]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 福建农林大学工业原料林研究所
关键词
苦楝; 种子; 表型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33 [楝];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福建32个种源地的苦楝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32个种源的种子表型性状中长、宽、平均单粒质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种子表型较为丰富;不同种源间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的大小顺序是:种宽>种长>平均单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仙游种源,最小的为莆田种源;苦楝种子表型性状与11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种子表型性状中种长和种宽累计贡献率达98.14%;32个种源可以聚为4类,第Ⅰ大类为仙游种源,其变异系数最大,第Ⅱ大类为德化、屏南、莆田、松溪种源,这些地区种子较小,但种子质量相对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部沿海地区苦楝果实的性状变异 [J].
教忠意 ;
唐凌凌 ;
王保松 ;
隋德宗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 (06) :792-796
[2]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形态特征和播种品质差异研究 [J].
李世全 ;
喻才员 .
江西林业科技, 2009, (03) :9-12
[3]   香椿不同种源和优良单株的种子品质差异性分析 [J].
梁有旺 ;
彭方仁 ;
陈德平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4) :42-47
[4]   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J].
李斌 ;
顾万春 ;
卢宝明 .
生物多样性, 2002, (02) :181-188
[5]   湿地松种子分级育苗的研究 [J].
姜景民,虞沫奎,胡世才,罗训志,唐金娣,曹志荣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3) :290-295
[6]   柳杉地理种源造林试验 [J].
刘洪谔 ;
李晓储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3, (04) :30-38
[7]   泡沙参复合体(桔梗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Ⅰ.表型的可塑性 [J].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分类学报, 1994, (06) :489-503
[8]  
不同种源苦楝种苗特性和耐盐能力差异的研究.[D].郭杰.南京林业大学.2008, 09
[9]  
林木数量遗传学.[M].续九如[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统计遗传学.[M].顾万春著;.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