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环境法学和环境法建设

被引:13
作者
徐祥民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蓝色文明与绿色法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整体环境观; 环境法学知识体系; 环境法制度;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21.06.007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习近平的整体环境观是对自我中心环境观的超越。这种环境观认为环境是具有整体性、有限性的自然对象,环境既具有绝对有限性又具有相对有限性。用习近平整体环境观指导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建设,应当建立环境单元、人天关系、环境总行为、环境共同体等环境法学新范畴。用习近平整体环境观指导环境法建设,应当明确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环境法的基本立法目的,明确创设保护环境的普遍责任原则,完善总行为控制制度、环保区域合作制度、生态补偿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的基本命题:环境保护优先 [J].
徐祥民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1, (03) :5-18
[2]   环境法的普遍责任原则及其对诉讼制度的要求 [J].
徐祥民 ;
付彦彦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1) :167-174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 [J].
游祯祥 ;
徐祥民 .
求是学刊, 2020, 47 (06) :110-120
[4]   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地方政府大气环境质量责任制度实证研究 [J].
徐祥民 .
法学论坛, 2020, 35 (05) :5-17
[5]   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的法理与制度完善 [J].
徐祥民 .
现代法学, 2019, 41 (03) :69-82
[6]   环境保护法部门中的资源损害防治法 [J].
徐祥民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 (06) :1-19
[7]   对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着力点的思考 [J].
徐祥民 ;
姜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9) :93-101
[8]   环境的自然空间规定性对环境立法的挑战 [J].
徐祥民 ;
宛佳欣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 20 (04) :105-115
[9]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发展法 [J].
徐祥民 ;
姜渊 .
法学, 2017, (06) :14-27
[10]   从科学发展看环境法的使命 [J].
徐祥民 .
中州学刊, 2016, (06)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