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鲟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32
作者
叶继丹
卢彤岩
刘洪柏
赵吉伟
孙大江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哈尔滨
[3] 哈尔滨
关键词
施氏鲟; 小体鲟; 西伯利亚鲟; 俄罗斯鲟; 杂交鲟; 中华鲟; 消化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55 [酶];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摘要
测定了两个生长阶段 6种鲟鱼幼鱼胃、肠道和肝脏中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幼鲟消化酶活性在两个生长阶段变化不明显。 6种鲟鱼不同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以肠道为最高 ,肝脏为最低 ,肝脏中的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胃、肠道 (P <0 0 1)。不同消化器官脂肪酶活性 ,以肠道为最高 ,且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胃、肝脏 (P <0 0 1) ,胃中的脂肪酶活性与肝脏中的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明显 (P >0 0 5 )。不同消化器官淀粉酶活性 ,以肠道为最高 ,且明显高于胃、肝脏 (P <0 0 1)。幼鲟在第一阶段 ,肝脏中没有淀粉酶活性 ,其活性出现在第二阶段 ,且在此生长阶段 ,肝脏中的淀粉酶活性达到胃中的水平 (P >0 0 5 )。对 6种鲟鱼而言 ,除个别存在较大差异外 ,3种消化酶活性大体上都没有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590 / 5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罗非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初步探讨 [J].
倪寿文 ;
桂远明 ;
刘焕亮 .
动物学报, 1993, (02) :160-168
[2]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鲫脂肪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J].
倪寿文 ;
桂远明 ;
刘焕亮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0, (Z1) :19-24
[3]   水产生物的驯化 [J].
吴仲庆 .
福建水产, 1989, (02) :75-79
[4]   太湖沿岸区几种肉食性鱼类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J].
谭北平 .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5, (02) :16-18
[5]   乌鳢蛋白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J].
乔秀亭 ;
张美婷 ;
宋学君 ;
王茜 ;
白东清 ;
王良臣 ;
李长君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122-124
[6]   中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实验研究 [J].
潘鲁青 ;
王克行 .
水产学报, 1997, (01) :27-32
[7]   鲢、鳙蛋白酶、淀粉酶的研究 [J].
黄峰 ;
严安生 ;
牟松 ;
汪小东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2) :15-18
[8]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J].
吴婷婷 ;
朱晓鸣 .
中国水产科学, 1994, (02) :10-17
[9]   草鱼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研究 [J].
赵万鹏,刘永坚,潘庆,林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88-92
[10]  
鱼类消化生理[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日]尾崎久雄,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