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22
作者
吴光健 [1 ]
褚遵华 [1 ]
王连森 [1 ]
庄茂强 [1 ]
刘军 [2 ]
赵金山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预防医学研究院
[2]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分析;
D O I
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14.09.053
中图分类号
R155.3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100401 ;
摘要
目的分析2013年山东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30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0起,发病人数654人,死亡2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发病季节是第三季度,全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主要发生在4~10月份,其中以8月份最高;16~60岁人群是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人群;饮食服务单位是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其次是集体食堂;加工不当与交叉污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不同致病因素之间导致的罹患率不同(P<0.05);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是混合食品。结论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因素、高发污染环节的监控;加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加大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宣传力度等,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919 / 29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011年山西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王三桃 ;
张晓红 ;
史一 ;
张凡非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 (11) :1427-1428
[2]   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简介 [J].
庞璐 ;
张哲 ;
徐进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 23 (06) :560-563
[3]   辽宁省农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原因分析 [J].
王盛威 ;
龙峰 ;
孟琳 ;
周利媛 .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03) :314-315
[4]   2006-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分析 [J].
景钦隆 ;
毛新武 ;
何洁仪 ;
刘建平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02) :160-164
[5]   广州市2008年食物中毒监测分析 [J].
陈坤才 ;
毛新武 ;
景钦隆 ;
刘建平 ;
李海麟 .
热带医学杂志, 2009, 9 (11) :1316-1319+1339
[6]   2004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J].
陈艳 ;
刘秀梅 ;
樊永祥 ;
王茂起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06) :503-506
[7]   2005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J].
刘秀梅 ;
陈艳 ;
郭云昌 ;
王竹天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06) :506-509
[8]   食品安全——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J].
陈君石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8) :5-6
[9]   中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管理建议 [J].
李泰然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8) :7-9
[10]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坤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