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流体演化

被引:18
作者
翟伟
孙晓明
徐莉
张泽明
梁金龙
梁业恒
沈昆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广州
[4] 广州
[5] 北京
[6] 济南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青龙山; 超高压变质作用; 榴辉岩; 流体包裹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矿物中的分布特征将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为五类,即富N2包裹体、高盐度(22.4-略大于23.2wt%NaCl)的NaCl+CaCl2+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中高盐度(12.6-16.0wt%NaCl)的含Mg2+或Fe2+的NaCl+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中等盐度(6.4-10.5wt%NaCl)水溶液包裹体和低盐度(3.3-0.2wt%NaCl)的水溶液包裹体。富N2包裹体形成于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高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早期固体出溶体出溶阶段,中高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高压变质重结晶作用阶段,中等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角闪岩相变质重结晶作用阶段,低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折返晚期的绿片岩退变质作用阶段。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和折返早期的高盐度流体和中高盐度的流体主要来自继承原岩中的流体(如含NH4+矿物分解或片麻岩原岩中的有机质分解,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羧基水的出溶),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的中等盐度的流体除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羟基水的出溶外还有外来流体的加入,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阶段的流体主要为外来流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徐莉
    孙晓明
    翟伟
    梁金龙
    梁业恒
    沈昆
    张泽明
    汤倩
    [J]. 岩石学报, 2005, (02) : 505 - 512
  • [2] 超高压变质流体的组成与演化: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岩心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沈昆
    张泽明
    孙晓明
    徐莉
    [J]. 岩石学报, 2005, (02) : 489 - 504
  • [3] 青龙山榴辉岩高压变质新生锆石SHRIMPU-Pb定年、微量元素及矿物包裹体研究
    李秋立
    李曙光
    侯振辉
    洪吉安
    杨蔚
    [J]. 科学通报, 2004, (22) : 2329 - 2334
  • [4] 深俯冲大陆板块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活动
    郑永飞
    [J]. 科学通报, 2004, (10) : 917 - 929
  •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及周边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的识别
    刘福来
    许志琴
    杨经绥
    张泽明
    薛怀民
    李天福
    [J]. 岩石学报, 2004, (01) : 9 - 26
  • [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米超高压变质岩岩相学特征与变质变形史
    游振东
    苏尚国
    梁凤华
    张泽明
    [J]. 岩石学报, 2004, (01) : 43 - 52
  • [7] 南苏鲁超高压岩石含柯石英锆石中的流体包裹体
    刘福来
    许志琴
    [J]. 科学通报, 2004, (02) : 181 - 189
  • [8] 江苏东海预先导孔(CCSD-PP1)超高压岩石变质流体及其演化
    沈昆
    张泽明
    A.M.vandenKerkhof
    肖益林
    J.Hoefs
    [J]. 地质学报, 2003, (04) : 522 - 532+601
  • [9] 南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罕见的原生高密度盐水溶液包裹体
    沈昆
    张泽明
    A. M. van den Kerkhof
    肖益林
    许志琴
    J. Hoefs
    [J]. 科学通报, 2003, (10) : 1076 - 1081
  • [10] 南苏鲁造山带根部的物质组成及变质作用
    张泽明
    许志琴
    刘福来
    孟繁聪
    杨天南
    李天福
    殷秀兰
    [J]. 地质通报, 2002, (10) : 609 -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