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尿素配施对高产夏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白倩倩
史桂清
杨梦雅
石书亚
肖凯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夏玉米; 缓释尿素; 氮代谢酶; 氮素积累;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缓释氮肥通过相对缓慢释放肥效,具有增强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的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缓释尿素配施处理大田试验,研究了等氮条件下不同缓释尿素配比处理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对照(CK)相比,普通氮素常规处理(T1)和配施缓释尿素处理(T2~T5)的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植株干物重、氮累积量和吸收速率、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与T1相比,T2~T5拔节期和大口期的NR和GS活性、植株干物重、氮累积量和吸收速率氮降低,但吐丝以后的各时期NR和GS活性、植株干物重、氮累积量和吸收速率增高。不同缓释尿素配施处理(T2~T5)相比,各生育时期的NR和GS活性随缓释尿素用量增多也随之增高;植株干物重、氮累积量在拔节和大口期表现为随缓释尿素用量增多也随之增大,在吐丝、灌浆和成熟期表现为随缓释尿素用量增多呈单峰曲线,大体以T3峰值最高。随缓释尿素用量增多,灌浆至成熟植株的氮累积量和氮吸收速率增大。与T1相比,T2~T5处理的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提高,以T3(50%缓释尿素底施+50%N尿素大口追施)的产量增幅最大。此外,配施缓释尿素处理T3和T4,成熟期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较常规尿素处理T1也明显提高。研究表明,以适当比例缓释尿素(50%总氮)底施配合常规尿素(50%总氮)大口追施,能协调植株各生育时期氮素需求,促进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改善产量的形成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土壤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J].
周宝元 ;
孙雪芳 ;
丁在松 ;
马玮 ;
赵明 .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 (11) :2129-2140
[2]   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叶片部分酶活性的影响 [J].
牛巧龙 ;
曹高燚 ;
杜锦 ;
苏东伟 ;
万鹏 ;
田秀平 .
华北农学报, 2017, 32 (01) :187-192
[3]   缓释肥减量施用对覆膜栽培玉米生物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分配的影响 [J].
赵欢 ;
张萌 ;
秦松 ;
肖厚军 ;
郑常祥 ;
祝云芳 .
玉米科学, 2017, 25 (01) :139-146
[4]   控释氮肥与尿素混施对连作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J].
王寅 ;
冯国忠 ;
张天山 ;
茹铁军 ;
袁勇 ;
高强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6, (03) :518-528
[5]   乙矮合剂对不同密度夏玉米花粒期叶片氮素同化与早衰的影响 [J].
卢霖 ;
董志强 ;
董学瑞 ;
焦浏 ;
李光彦 ;
高娇 .
作物学报, 2015, 41 (12) :1870-1879
[6]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周宝元 ;
王新兵 ;
王志敏 ;
马玮 ;
赵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 (03) :821-829
[7]   施氮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J].
王云奇 ;
陶洪斌 ;
王璞 ;
郭步庆 ;
鲁来清 ;
张丽 ;
尤桂芸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12) :1594-1598
[8]   春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矿质氮平衡对施氮的响应 [J].
隽英华 ;
汪仁 ;
孙文涛 ;
邢月华 .
土壤学报, 2012, 49 (03) :544-551
[9]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J].
李伟 ;
李絮花 ;
李海燕 ;
彭强 ;
刘旭凤 ;
唐慎欣 .
作物学报, 2012, 38 (04) :699-706
[10]   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J].
李伟 ;
李絮花 ;
唐慎欣 ;
李海燕 ;
刘旭凤 ;
彭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6) :68-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