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约束下耕地潜在转换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赵爱栋 [1 ]
彭冲 [2 ]
许实 [3 ]
曾巍 [3 ]
马贤磊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3]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不稳定耕地; 生态安全; 耕地转换; 粮食生产;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生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耕地利用面临的生态安全约束也日趋加重,对耕地资源的稳定利用及生产能力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研究生态安全约束下耕地稳定性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从多源生态安全约束成因出发在分析了地区生态安全约束下"不稳定"耕地规模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基于生态安全约束强度的"不稳定"耕地后续用途转换多情景模拟方法,系统评估了生态安全情景、综合权衡情景和粮食安全情景下"不稳定"耕地潜在用途转换对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态安全约束下,东北地区存在427.51万hm2"不稳定"耕地,林区过度开垦是地区"不稳定"耕地形成的最主要因素,46.26%"不稳定"耕地继续耕种会影响生态环境或者经过工程改造后也难以保证稳定收获。(2)三种情境下,东北地区"不稳定"耕地潜在转换量分别为427.51万hm2、387.97万hm2和395.39万hm2,分别占地区耕地总量的13.79%、12.52%和1.28%,耕地转换用途主要集中于退耕还林、还草等。(3)三种情景下,"不稳定"耕地潜在用途转换将导致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分别下降12.62%、11.73%和6.90%,减少量相当于2010—2015年全国年均新增粮食总产量。总体来看,生态安全约束下东北地区耕地资源稳定性对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已造成潜在威胁,因此,东北地区需要统筹好"耕地保护"、"生态红线"与"粮食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优先选择"不稳定"耕地推进"藏粮于地"战略思想,实现耕地资源永久持续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稳定耕地利用困境:基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生态安全间的权衡——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 [J].
赵爱栋 ;
许实 ;
曾薇 ;
马贤磊 ;
饶芳萍 .
资源科学, 2016, 38 (10) :1883-1892
[2]   干旱半干旱区不稳定耕地分析及退耕可行性评估 [J].
赵爱栋 ;
许实 ;
曾薇 ;
曲福田 ;
马贤磊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7) :215-225
[3]   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J].
满卫东 ;
王宗明 ;
刘明月 ;
路春燕 ;
贾明明 ;
毛德华 ;
任春颖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7) :1-10
[4]   流域农业土地生态价值内涵及应用分析 [J].
付意成 ;
杜霞 ;
彭文启 ;
董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8) :243-250
[5]   黄淮海平原耕地变化及对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影响 [J].
洪舒蔓 ;
郝晋珉 ;
周宁 ;
陈丽 ;
吕振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1) :268-277
[6]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J].
程锋 ;
王洪波 ;
郧文聚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2) :75-82+97
[7]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8]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以吉林省为例[J]. 赵宏波,马延吉.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9]   鄂尔多斯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J].
蒙吉军 ;
朱利凯 ;
杨倩 ;
毛熙彦 .
生态学报, 2012, 32 (21) :6755-6766
[10]   1999-2007年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 [J].
宋小青 ;
欧阳竹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79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