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

被引:5
作者
徐箭
陈允平
樊友平
时春蕾
机构
[1]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动态安全域; 扩展等面积准则; 超平面; 参数灵敏度; 失稳模式;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31.008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的量化能力,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构建电力系统参数空间中动态安全域(DSR)的方法。该方法从初始运行点出发,通过迭代确定系统失稳模式随参数变化的情况。对每一种潜在的失稳模式,搜索其动态安全域边界上的一个点,根据临界点处的法向来求解用于模拟动态安全域边界的超平面。考虑到临界点处法向对系统的某些参数比较敏感,该文还导出临界点处与法向平行的参数灵敏度向量,用以代替临界点处的法向。对于当前运行点,通过寻找该点的参数改变方向与各临界点处的参数改变方向的夹角的最小值来确定匹配的模式,从而根据该模式的超平面系数来判断运行点的稳定性。最后在8机32节点的系统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余贻鑫,王成山编著, 1999
[12]  
运动稳定性量化理论[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薛禹胜 主编, 1999
[13]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 (四)回顾与瞻望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4) :1-6
[14]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三)定性判稳与定量分析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3) :1-5+25
[15]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二)壁垒点与观察点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2) :1-7+23
[16]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一)——受扰程度函数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1) :6-11
[17]   电力系统功率注入空间的动态安全域 [J].
冯飞 ;
余贻鑫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3, (03) :16-24
[18]   利用拟合技术决定实用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 [J].
余贻鑫 ;
栾文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0, (S1)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