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黄土滑塌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被引:25
作者
唐亚明
程秀娟
薛强
毕俊擘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黄土滑塌; 风险评价; 指标权重;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2.04.019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层次分析法(AHP)具有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优点,在指标权重的分析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在已有的黄土滑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危险性递阶层次模型和危害性递阶层次模型,通过两两比较矩阵计算各分层指标权重,再通过合成权重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最终权重,并在各次权重计算时都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一致性良好。黄土滑塌危险性的22个指标权重分别为:粘粒含量0.12、历史滑塌0.05、现今变形0.11、沟谷地貌0.01、沟间地貌0.004、黄土洞穴0.03、坡型0.04、坡度0.10、坡高0.02、地层结构0.01、接触面产状0.01、土体结构0.02、地下水结构0.05、泉流量0.07、开挖高度0.02、削坡措施0.03、防水措施0.03、支挡措施0.03、灌溉影响0.01、滑塌规模0.08、运动速度0.08、承灾体距离0.08;危害性的15个指标权重分别为:住宅人口0.128、办公生产人口0.256、行人流量0.074、乘客流量0.074、高层建筑0.025、多层建筑0.012、普通民房0.005、窑洞0.002、高速公路0.039、等级公路0.008、铁路0.023、管线0.013、其他承灾体0.030、人员易损性0.206、财产易损性0.103。将计算结果应用于一个斜坡实例,其危险性得分为4.80分,危害性得分为3.24分,风险评价结果为高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土滑塌灾害风险分级系统研究 [J].
唐亚明 ;
薛强 ;
李清 ;
孙萍萍 .
工程地质学报, 2012, 20 (03) :378-386
[2]   陕北黄土崩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唐亚明 ;
薛强 ;
毕俊擘 ;
程秀娟 .
地质通报, 2012, 31 (06) :979-988
[3]   基于权重模型的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 [J].
解传银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2 (06) :1772-1779
[4]   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组合赋权法危险度评价 [J].
张晨 ;
王清 ;
陈剑平 ;
谷复光 ;
张文 .
岩土力学, 2011, 32 (03) :831-836
[5]   层次分析法在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辽宁凌源地区为例 [J].
姚玉增 ;
任群智 ;
李仁峰 ;
温守钦 ;
赵玉山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 37 (02) :130-134+138
[6]   改进的AHP及其在地灾易发程度分区中的实践 [J].
张卫中 ;
陈从新 ;
张敬东 .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09, (02) :85-89
[7]   层次分析法在甘肃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J].
赵成 ;
张永军 ;
赵玉红 .
冰川冻土, 2009, (01) :182-188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绵阳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J].
王哲 ;
易发成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7, (03) :93-98
[9]   层次分析法在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J].
樊晓一 ;
乔建平 ;
陈永波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1) :72-76
[10]   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的集成式因素权重赋值方法 [J].
夏元友 ;
朱瑞赓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8, (01) :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