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17
作者
郭龙彪
罗利军
钟代斌
梅捍卫
王一平
余新桥
应存山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2]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1.03.014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籼粳交 (L emont×特青 )构建的一套包括 2 6 5个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 (F1 4 )的株高、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 1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株高和有效穗以外 ,8个农艺性状在双亲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在 RIL群体中呈连续变异 ,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 ,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单株产量与结实率、粒数和株高呈极显著相关 ;除千粒重外 ,所有性状均与株高具有相关性。对单株产量作用大的性状依次为结实率、有效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 ,这 4个性状解释了单株产量 90 .7%的变异。另外还对 6份优良株系进行了评价。这些结果可为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 ,也为水稻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J].
廖伏明 ;
周绅炉 ;
盛孝邦 ;
阳和华 ;
徐秋生 .
作物学报, 1999, (05) :622-631
[2]   美国光壳稻品种农艺性状评价及其改良和利用 [J].
郭龙彪 ;
罗利军 ;
余新桥 ;
梅捍卫 ;
王一平 ;
应存山 .
浙江农业科学, 1999, (05) :3-8
[3]   籼粳交加倍单倍体后代性状遗传的研究 [J].
陈英 ;
何平 ;
陆朝福 ;
徐云碧 .
作物学报, 1999, (04) :451-457
[4]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J].
胡建广 ;
杨金水 ;
陈金婷 .
遗传, 1999, (02) :47-50
[5]   美国光身稻品种的利用与超高产品种的选育 [J].
胡培松 ;
唐绍清 ;
罗炬 ;
黄发松 .
作物学报, 1999, (01) :32-38
[6]   水稻杂种优势表现与双亲遗传差异 [J].
罗利军 ;
梅捍卫 ;
余新桥 ;
王一平 ;
钟代彬 ;
应存山 ;
黎志康 ;
A.H.Paterson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1) :6-10
[7]   杂交早稻不同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及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J].
潘晓飚 ;
何道根 ;
屈为栋 .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02) :2-6
[8]   “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性状籼粳分类研究 [J].
梅捍卫 ;
黎志康 ;
王一平 ;
余新桥 ;
钟代彬 ;
罗利军 ;
应存山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4) :193-197
[9]   籼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J].
石春海 ;
申宗坦 .
作物学报, 1996, (01) :36-42
[10]   籼型杂交晚稻农艺性状及综合性状的分析 [J].
吴吉祥,朱军,郑寨生,刘新华,于海富,陈晓阳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4)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