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价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27
作者
易兰
杨历
李朝鹏
任凤涛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EU ETS; BP神经网络; 碳价;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作为一项市场创新和政策创新,即将启动的中国全国性碳市场备受国内外关注。为保证其成功建立与平稳发展,相关经验借鉴已刻不容缓,但作为投石问路的7大试点碳市场发展层次不齐,可供参考的模式有限,因此研究全球第一大碳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及其对中国的可参照性尤为迫切;而作为市场是否成熟的风向标,碳价规律性特征的挖掘尤为重要。前期国内外学者分别发现CER价格、原油价格、煤炭价格、天然气价格、欧洲工业指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政府政策、极寒天气、暖冬天气、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引起EUA期货价格波动。本研究通过引入MIV-BP神经网络模型,对EU ETS二期和三期的EUA期货价格进行训练和测试,模拟了上述11个因素对EUA价格的影响,弥补了传统计量模型难以同时处理较多变量及不能整合定性与定量变量等缺点。通过对EU ETS二期1 149组和三期775组数据的挖掘,得出了各变量对EUA期货价格的影响程度。其中,二期运行阶段各变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自然灾害>COP>CER>极寒天气>Coal>重大事件>Brent>政府政策>Stock600>Gas>暖冬天气;三期运行阶段各变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COP>Stock600>Coal>自然灾害>极寒天气>重大事件>政府政策>Brent>Gas>CER>暖冬天气。最后,本研究对二、三期各变量对碳价影响程度的变化进行了解释,并对中国未来建立全国性碳市场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1)稳定碳市场参与主体预期;(2)完善核证减排抵消机制,保持政策稳定;(3)配额分配考虑区域差异;(4)建立配额应急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EEMD模型的中国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J].
齐绍洲 ;
赵鑫 ;
谭秀杰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68 (04) :56-65
[2]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与化石能源市场动态关系研究 [J].
海小辉 ;
杨宝臣 .
资源科学, 2014, 36 (07) :1442-1451
[3]   国际碳市场价格驱动力研究——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为例 [J].
朱帮助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03) :22-29
[4]   碳市场EUA与CER期货价格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盛春光 .
经济数学, 2013, 30 (04) :38-44
[5]   欧盟碳配额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J].
汪文隽 ;
柏林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 (04) :135-143
[6]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研究 [J].
王玉 ;
郇志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S1) (S1) :244-249
[7]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为例 [J].
陈晓红 ;
王陟昀 .
系统工程, 2012, (02) :53-60
[8]   国际碳期货价格的均值回归:基于EU ETS的实证分析 [J].
张跃军 ;
魏一鸣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02) :214-220
[9]  
碳市场的计量经济学分析[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谢瓦利尔, 2015
[10]  
Multifractal features of EUA and CER futures markets by using multifractal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 based on 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J] . Guangxi Cao,Wei Xu.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the interdisciplina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