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法风险分配制度的体系建构——以风险负担规则为中心

被引:24
作者
于韫珩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风险分配; 履行不能; 合同解除; 风险负担; 交付主义;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6.04.007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合同法》通过给付义务和对待给付的免除、合同法定解除和风险负担等制度来调整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履行不能,其实质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风险分配。这些制度的体系建构与适用关系应是未来我国《民法典》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行法上的履行不能制度规定得过于简单,应增设对待义务的消灭和替代利益的交付等内容。履行不能制度与风险负担规则应为一般原则与特殊规则的关系,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法定解除制度虽然可以在立法上实现一元化,但这样将使立法者难以对具体合同类型的风险分配作出特殊利益衡量,因此现行法的二元结构应予维持,同时应为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落空的合同解除程序设置特殊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解除制度的竞合 [J].
邓志伟 ;
张平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2, 27 (04) :33-40
[2]   《日本民法》之合同不履行 [J].
中田裕康 ;
张家瑜 .
清华法学, 2011, 5 (03) :165-174
[3]   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解除 [J].
周江洪 .
法学研究, 2010, 32 (01) :74-88
[4]   试论履行障碍风险分配规则——兼评我国《合同法》上的客观责任体系 [J].
王洪亮 .
中国法学, 2007, (05) :85-95
[5]   我国给付不能制度体系之考察 [J].
王洪亮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5) :134-144
[6]   合同解除的疑问与释答 [J].
崔建远 .
法学, 2005, (09) :69-77
[7]  
合同责任的争点与反思(下)[N]. 韩世远.人民法院报. 2001 (003)
[8]  
法和经济学[M]. 格致出版社 , (美) 考特 (Cooter, 2010
[9]  
履行障碍法的体系[M]. 法律出版社 , 韩世远著, 2006
[10]  
合同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韩世远,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