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61
作者
魏黎灵 [1 ]
李岚彬 [2 ]
林月 [1 ]
吴仪 [1 ]
祁新华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安全; 闽三角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生态安全已经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 Footprint)是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鲜有应用改良后的生态足迹方法探讨海湾型城市群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安全状态的成果。鉴于此,论文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以NPP数据反映现实生物量,采用"国家公顷"实现产量因子区域化,测算2010—2015年的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生态压力指数,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态。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闽三角城市群的生态足迹快速增长,其中泉州与漳州增长迅速,而厦门则略有下降;区域总体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城市群大部分区域呈现生态赤字且越发严重,其中厦门最为严重,泉州次之,漳州相对较轻;城市群生态压力指数持续增长,生态安全等级升高,与生态赤字情况总体相符,生态安全问题亟需解决。有助于拓展与丰富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研究的视角与案例,并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4317 / 43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东北老工业区生态安全动态演变过程及驱动力
    唐呈瑞
    逯承鹏
    杨青
    姜璐
    任婉侠
    薛冰
    [J]. 生态学报, 2017, 37 (22) : 7474 - 7482
  • [2] 海岛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平潭岛为例
    江源通
    田野
    郑拴宁
    [J]. 生态学报, 2018, 38 (03) : 769 - 777
  • [3] 喀斯特山区县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及演变过程
    彭文君
    舒英格
    [J]. 生态学报, 2018, 38 (03) : 852 - 865
  • [4]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足迹变化驱动因素
    杨屹
    朱彦臻
    张景乾
    [J]. 生态学报, 2017, 37 (21) : 7061 - 7067
  • [5]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彭建
    赵会娟
    刘焱序
    吴健生
    [J]. 地理研究, 2017, 36 (03) : 407 - 419
  • [6]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安全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 杨青,逯承鹏,周锋,耿涌,景红双,任婉侠,薛冰.应用生态学报. 2016(05)
  • [7] 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生态足迹研究
    曹淑艳
    谢高地
    陈文辉
    郭红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8) : 1336 - 1344
  • [8] 西藏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分析
    安宝晟
    程国栋
    [J]. 生态学报, 2014, 34 (04) : 1002 - 1009
  • [9] 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
    施开放
    刁承泰
    孙秀锋
    左太安
    [J]. 生态学报, 2013, 33 (06) : 1872 - 1880
  • [10] 城市食物生态足迹的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
    郭华
    蔡建明
    杨振山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3) : 417 -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