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枞沙溪斑岩铜矿蚀变及矿化特征研究

被引:36
作者
袁峰 [1 ]
周涛发 [1 ]
王世伟 [1 ]
范裕 [1 ]
汤诚 [1 ]
张千明 [2 ]
俞沧海 [3 ]
石诚 [3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队
[3]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关键词
蚀变; 矿化; 成矿阶段; 沙溪斑岩型铜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沙溪斑岩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部庐枞火山岩盆地外围的一个大型铜矿床。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基于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详细研究了矿床的蚀变特征及分带。结果表明,矿床的蚀变类型有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长石分解蚀变和高岭土化,从深到浅依次发育有钾硅酸盐化、长石分解蚀变叠加钾硅酸盐化、长石分解蚀变和高岭土化等蚀变。确定了矿化特征、矿物生成顺序并划分了成矿阶段,即:钾硅酸盐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又可进一步分为石英硫化物亚阶段和绿帘石-绿泥石亚阶段。基于蚀变及矿化特征认为,沙溪铜矿床的矿化始于钾硅酸盐阶段的晚期,石英硫化物亚阶段是黄铜矿主要的沉淀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也对成矿贡献了部分铜质。与世界上不同构造环境的典型斑岩铜矿床对比认为,沙溪矿床总体上与这些矿床的蚀变、矿化特征类似;与陆缘弧、岛弧、陆内碰撞造山后伸展环境矿床在矿体产出位置、蚀变分带方面相似;而由于围岩性质的差异,与板内环境的德兴矿床在矿体位置、蚀变分带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二者在脉体类型特别是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脉体特征上较为一致。因此,对于斑岩型矿床而言,构造背景可能控制了其岩浆的形成、演化以及含矿性,而岩浆岩最终定位的深度、围岩等条件则控制了其蚀变、矿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099 / 311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结构——MASH成矿过程的P波接收函数成像证据? [J].
史大年 ;
吕庆田 ;
徐文艺 ;
严加永 ;
赵金花 ;
董树文 ;
常印佛 .
地质学报, 2012, 86 (03) :389-399
[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火山岩盆地的成岩成矿作用 [J].
周涛发 ;
范裕 ;
袁峰 ;
张乐骏 ;
马良 ;
钱兵 ;
谢杰 .
地质学报, 2011, 85 (05) :712-730
[3]   安徽贵池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及其成因 [J].
张智宇 ;
杜杨松 ;
张静 ;
庞振山 ;
李大鹏 ;
贾鹏飞 .
矿床地质, 2010, 29 (06) :999-1016
[4]  
Ridge subduction and porphyry copper-gold mineralization:An overview[J]. SUN WeiDong1,2, LING MingXing1,3, YANG XiaoYong2, FAN WeiMing1, DING Xing1 & LIANG HuaYing41 CAS Key Laboratory of Isotope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2 Research Center for Mineral Resources,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
[5]   德兴铜厂斑岩型铜金矿床热液演化过程 [J].
潘小菲 ;
宋玉财 ;
王淑贤 ;
李振清 ;
杨志明 ;
侯增谦 .
地质学报, 2009, 83 (12) :1929-1950
[6]   鄂东南铜绿山矿田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谢桂青 ;
赵海杰 ;
赵财胜 ;
李向前 ;
侯可军 ;
潘怀军 .
矿床地质, 2009, 28 (03) :227-239
[7]   鄂东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地球化学和成因及对岩石圈减薄时限的制约 [J].
谢桂青 ;
李瑞玲 ;
蒋国豪 ;
赵财胜 ;
侯可军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703-1714
[8]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J].
周涛发 ;
范裕 ;
袁峰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665-1678
[9]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J]. 杨志明,侯增谦,宋玉财,李振清,夏代详,潘凤雏.矿床地质. 2008(03)
[10]   江西武山铜矿南矿带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李进文 ;
李旭辉 ;
裴荣富 ;
梅燕雄 ;
王永磊 ;
屈文俊 ;
黄修保 ;
臧文栓 .
地质学报, 2007, (06) :8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