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

被引:24
作者
陈建军
季建清
龚俊峰
庆建春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河流袭夺; 释光定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2 [构造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地貌形成响应时间域的定量估算,大峡谷与上游河道特征的对比,以及大峡谷入口处河湖阶地的沉积分析和定年研究,结合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和数值地貌分析成果,系统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现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大峡谷上游的河道在大峡谷形成之前分属不同的河流体系,大约在距今30kaBP前后,原属于帕隆藏布江水系支流的扎曲—直白河段因溯源侵蚀,袭夺了位于现今直白河段上游的古雅鲁藏布江水系,使得此前向南经南伊沟(纳伊普曲)流出高原的古雅鲁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江合二为一,雅鲁藏布大峡谷得以贯通和强烈的侵蚀下切,形成现今著名的大峡谷和大拐弯式样的流域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貌响应时间域的定量计算 [J].
陈建军 ;
季建清 ;
余绍立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264-272
[2]   非均衡山脉的河流水力侵蚀模型 [J].
陈彦杰 ;
宋国城 ;
陈昭男 .
科学通报 , 2006, (07) :865-869
[3]   西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第四纪多次冰川阻江事件 [J].
刘宇平 ;
D R Montgomery ;
B Hallet ;
唐文清 ;
张建龙 ;
张选阳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52-62
[4]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及形成过程探讨 [J].
张进江 ;
季建清 ;
钟大赉 ;
丁林 ;
何顺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73-383
[5]   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构造年代学框架 [J].
张进江 .
地学前缘, 2002, (04) :303-304
[6]   东喜马拉雅缺口的地质与地貌成因 [J].
王二七 ;
周勇 ;
陈智樑 ;
ClarkB.Burchfiel ;
季建清 .
地质科学, 2001, (01) :122-128
[7]   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挤出块体西边界 [J].
季建清 ;
钟大赉 ;
张连生 .
科学通报, 2000, (02) :128-134
[8]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295
[9]   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 [J].
杨逸畴 ;
高登义 ;
李渤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8) :893-902
[10]  
西藏地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