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西部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13
作者
李小强 [1 ,2 ]
刘汉斌 [2 ,3 ]
赵克良 [1 ]
纪明 [4 ]
周新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条湖; 全新世; 地球化学元素; Rb/Sr; Fe/Mn;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13.01.011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河西走廊西部地区条湖剖面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高精度AMS-14C测年,探讨研究区11400-1060 cal BP期间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1400-9400 cal BP期间,条湖处于高水位且流域内化学风化作用较强,气候条件相对温暖湿润;9400-8100 cal BP期间,湖泊水位下降,化学风化作用减弱,指示了干旱的气候条件;8100-5800 cal BP气候相对湿润,其中最湿润时段出现在8100-7200 cal BP之间;5800-4800 cal BP期间,气候转干。4800 cal BP以后人类活动增强,导致区域荒漠化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河西走廊花海剖面晚冰期以来年代学及沉积特征研究 [J].
王乃昂 ;
李卓仑 ;
李育 ;
朱金峰 .
沉积学报, 2011, 29 (03) :552-560
[2]   甘肃河西走廊早期冶炼活动及影响的炭屑化石记录 [J].
孙楠 ;
李小强 ;
周新郢 ;
赵克良 ;
杨青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2) :319-325
[3]   河西走廊4200年以来青铜冶炼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J].
李小强 ;
纪明 ;
Dodson J ;
周新郢 ;
赵克良 ;
孙楠 ;
杨青 .
湖泊科学, 2010, 22 (01) :103-109
[4]  
The early Holocene optimum inferred from a high-resolution pollen record of Huguangyan Maar Lake in southern China[J]. Jrg F. W. NEGENDANK.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20)
[5]   青海湖QH1孔晚全新世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气候环境关系探讨 [J].
史基安 ;
郭雪莲 ;
王琪 ;
严宁珍 ;
王疆霞 .
湖泊科学, 2003, (01) :28-34
[6]   湖泊沉积物Rb/Sr比值的古气候含义 [J].
金章东 ;
张恩楼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 (03) :20-22
[7]   洱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与古气候演化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陈振楼 ;
黄荣贵 .
地球化学, 1999, (06) :562-570
[8]  
Variations in CaCO3 content and S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oess and records of paleoclimatic fluctuations[J]. LIU Congqiang, ZHANG Jing, and LI Chunla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Guiyang 550002, China Present address : Environmental Biology and Chemistry, Faculty of Sciences , Toyama University, Toyama 9308555, Japa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16)
[9]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J].
王苏民 ;
张振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6) :579-587
[10]   腾格里沙漠南缘全新世古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J].
张虎才 ;
马玉贞 ;
李吉均 ;
B.Wuennemann .
科学通报, 1998, (12) :1252-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