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教研室的高校人工智能专业(AI+X方向)建设——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25
作者
袁婧 [1 ]
翟雪松 [1 ]
吴飞 [2 ]
李艳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2]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人工智能; AI+X; 微专业; 复合型人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4 [];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40102 ;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社会对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等院校亟需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与学科交叉融合。为此,各级教育部门积极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新模式,产生了一系列优秀案例。基于此,文章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业(AI+X方向)虚拟教研室为例,深入剖析其建设经验与启示。研究发现,浙江大学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教学资源,通过创新微专业与微认证、研发特色教材与课程资源、搭建科教实训平台、组织开展师资培训等方式,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的研究对于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大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思考——基于浙江大学的调查 [J].
李艳 ;
许洁 ;
贾程媛 ;
翟雪松 .
开放教育研究, 2024, 30 (01) :89-98
[2]   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 [J].
祝智庭 ;
戴岭 ;
赵晓伟 ;
沈书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24, 45 (01) :52-60
[3]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及其教育适用性考证 [J].
苗逢春 .
现代教育技术, 2023, 33 (11) :5-18
[4]   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崔金贵 ;
马莹莹 .
高校教育管理, 2023, 17 (06) :31-39
[5]   课程、教材、平台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引论”育人基座能力建设 [J].
陈静远 ;
吴韬 ;
吴飞 .
计算机教育, 2023, (11) :34-37
[6]   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共创:教育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知识观 [J].
翟雪松 ;
楚肖燕 ;
顾建民 ;
李艳 ;
王会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27-37
[7]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研究 [J].
翟雪松 ;
楚肖燕 ;
焦丽珍 ;
童兆平 ;
李艳 .
开放教育研究, 2023, 29 (05) :26-36
[8]   “近未来”人机协同教育发展新思路 [J].
祝智庭 ;
戴岭 ;
赵晓伟 .
开放教育研究, 2023, 29 (05) :4-13
[9]   智能技术驱动高等教育变革——《2023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的要点与反思 [J].
朱雨萌 ;
李艳 ;
杨玉辉 ;
翟雪松 .
开放教育研究, 2023, 29 (03) :19-30
[10]   以知识点为中心建设AI+X微专业 [J].
吴飞 ;
陈为 ;
孙凌云 ;
肖俊 .
科教发展研究, 2023, 3 (01) :9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