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及PM预报检验

被引:40
作者
赵秀娟 [1 ,2 ]
徐敬 [1 ,2 ]
张自银 [2 ]
张小玲 [1 ,2 ]
范水勇 [1 ]
苏捷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关键词
环境气象; PM2.5浓度; 能见度; 预报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P456.7 [数值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70601 ;
摘要
基于北京地区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BJ-RUC)、WRF-Chem模式和优选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建立了北京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对2014年全年PM2.5浓度、能见度和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期间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的预报效果较好,大部分站点的相关系数在0.6以上,特别足北京的部分站点可达0.8以上,预报结果相比观测总体偏低,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24 h之后预报效果略有下降。相比人工观测,能见度预报结果与自动观测能见度更加接近,对持续性低能见度过程预报与实况吻合较好,对于小时能见度低于10 km的分级检验显示,预报准确率从77%左右逐级下降,2 km以下在40%左右。2014年APEC期间,系统很好地预报出北京地区空气质量指数、PM2.5浓度和能见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为APEC期间环境气象预报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天津雾和霾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对比评估 [J].
司鹏 ;
高润祥 .
应用气象学报, 2015, 26 (02) :240-246
[2]   北京及周边地区2013年1-3月PM2.5变化特征 [J].
靳军莉 ;
颜鹏 ;
马志强 ;
林伟立 ;
刘宁薇 ;
马建中 ;
张晓春 ;
贾小芳 .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25 (06) :690-700
[3]   不同时刻污染减排对北京市PM2.5浓度的影响 [J].
翟世贤 ;
安兴琴 ;
刘俊 ;
吴其重 ;
李楠 ;
张小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6) :1369-1379
[4]   BJ-RUC系统模式地面气象要素预报效果评估 [J].
闵晶晶 .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03) :265-273
[5]   BJ-RUC系统对北京夏季边界层的预报性能评估 [J].
刘梦娟 ;
陈敏 .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02) :212-221
[6]   珠三角空气质量暨光化学烟雾数值预报系统 [J].
邓涛 ;
吴兑 ;
邓雪娇 ;
冯业荣 ;
郑君瑜 ;
刘乙敏 ;
谭浩波 ;
李菲 ;
毕雪岩 ;
蒋德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04) :62-68
[7]   北京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BJ-RUC)要素预报质量评估 [J].
魏东 ;
尤凤春 ;
杨波 ;
范水勇 ;
陈敏 .
气象, 2011, 37 (12) :1489-1497
[8]   基于BJ-RUC系统的临近探空及其对强对流发生潜势预报的指示性能初探 [J].
陈敏 ;
范水勇 ;
郑祚芳 ;
仲跻芹 .
气象学报, 2011, 69 (01) :181-194
[9]   张远航:大气复合污染是灰霾内因 [J].
张远航 .
环境, 2008, (07) :32-33
[10]   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 [J].
黄健 ;
吴兑 ;
黄敏辉 ;
李菲 ;
毕雪岩 ;
谭浩波 ;
邓雪娇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8, (01) :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