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碳、氮储量及分配

被引:33
作者
梅莉 [1 ]
张卓文 [1 ]
谷加存 [2 ]
全先奎 [2 ]
杨丽君 [1 ]
黄冬 [1 ]
机构
[1] 不详
[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3] 不详
[4]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5]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曲柳; 落叶松; 生产量; 碳储量; 碳分配;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9.0297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树木解析和连续土芯法,估测了20年生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各部分生物量和生产量,以及两种林分各部分的碳、氮含量及储量.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乔木林生物量分别为6815.10和9295.95g·m-2;两树种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均最高,分别为57.32%和58.01%;细根生物量最低,分别为2.67%和1.80%.水曲柳和落叶松的年生产量分别为1618.16和2102.45g·m-2.a-1,其中树干年生产量最高,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9.34%和46.70%;细根的年生产量较低,分别占总生物量的12.06%和5.25%.水曲柳各器官碳含量低于落叶松,氮含量则高于落叶松;水曲柳林碳储量低于落叶松,而两树种氮储量差别不大.水曲柳分配到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生产量以及碳、氮比例均小于落叶松,反映了落叶松在构建地上部分相对于水曲柳的高效性;由于树种之间以及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的碳、氮含量差别显著,精确估计森林碳、氮储量时应分树种和器官进行测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791 / 17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1981—2002年中国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模拟[J]. 赵俊芳,延晓冬,贾根锁.应用生态学报. 2009(02)
[2]   不同林龄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分配 [J].
吴鹏飞 ;
朱波 ;
刘世荣 ;
王小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7) :1419-1424
[3]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J].
黄从德 ;
张健 ;
杨万勤 ;
唐宵 ;
赵安玖 .
生态学报, 2008, (03) :966-975
[4]   陆生高等植物碳含量及其特点 [J].
郑帷婕 ;
包维楷 ;
辜彬 ;
何晓 ;
冷俐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307-313
[5]   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寿命的估计 [J].
于水强 ;
王政权 ;
史建伟 ;
全先奎 ;
梅莉 ;
孙玥 ;
贾淑霞 ;
于立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102-109
[6]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根系分解与养分释放 [J].
张秀娟 ;
吴楚 ;
梅莉 ;
韩有志 ;
王政权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370-1376
[7]   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 [J].
田大伦 ;
方晰 ;
项文化 .
生态学报, 2004, (11) :2382-2386
[8]   中国森林土壤氮储量估算 [J].
张春娜 ;
延晓冬 ;
杨剑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72-575+579
[9]   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史军 ;
刘纪远 ;
高志强 ;
崔林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58-67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赵敏 ;
周广胜 .
地理科学, 2004, (01)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