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西南工业城市春冬季PM2.5来源与潜在源区分析——以柳州市为例

被引:11
作者
曾鹏 [1 ]
辛存林 [1 ]
于奭 [2 ]
朱海燕 [1 ]
刘齐 [3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3] 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PM2.5; 柳州;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 轨迹浓度权重法;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0.0423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揭示柳州城区春冬季PM2.5的来源及其潜在源区分布和贡献,利用2018年24h自动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柳州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使用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对春冬季柳州市PM2.5逐日72h气流后向轨迹和前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WPSCF)和轨迹浓度权重法(WCWT)对其潜在源区和浓度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研究期内,不利的主导风向和工业区布局导致研究区PM2.5在春冬季污染较严重,且工业源和交通源是其主要本地来源;(2)春冬季PM2.5高值主要来源于西北和东南方向,其中,西北向PM2.5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且浓度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3)春季后向轨迹PM2.5浓度整体大于冬季,春冬季中对柳州市PM2.5影响最大轨迹均来自东部的短距离输送,而来自西北的气流轨迹输对PM2.5贡献最低.春冬季柳州市大气PM2.5通过气流传输对贵州地区大气环境有较大影响;(4)春季,柳州市PM2.5的主要潜在源区分布在广西东南部、广东中西部、南海沿岸海域、湖南中部、江西西北部、湖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冬季,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和南海沿岸海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781 / 37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典型西南工业城市柳州市核心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与气象因素研究 [J].
曾鹏 ;
辛存林 ;
于奭 ;
朱海燕 ;
刘齐 .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 (01) :13-26
[2]   太原市大气PM季节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分析 [J].
任浦慧 ;
解静芳 ;
姜洪进 ;
王淑楠 ;
刘瑞卿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9, (08) :3144-3151
[3]  
太原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特征和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J].闫世明;王雁;郭伟;李莹;张逢生;.环境科学.2019, 11
[4]   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分析 [J].
李颜君 ;
安兴琴 ;
范广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39 (03) :915-927
[5]   影响上海PM2.5污染不同源地和路径的数值模拟 [J].
余钟奇 ;
马井会 ;
曹钰 ;
常炉予 ;
许建明 ;
周广强 .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39 (01) :21-31
[6]   2014~2017年北京城区霾污染态势及潜在来源 [J].
杨欣 ;
陈义珍 ;
赵妤希 ;
柴发合 ;
王婉 .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09) :3232-3239
[7]  
郑州市冬季大气PM_(2.5)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分析.[J].段时光;姜楠;杨留明;张瑞芹;.环境科学.2019, 01
[8]   南京北郊秋季气溶胶理化特征及潜在源区分布 [J].
龚宇麟 ;
银燕 ;
陈魁 ;
王红磊 ;
安俊琳 ;
胡睿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7, (11) :4032-4043
[9]   Identification of long-range transport pathway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PM2.5 and PM10 in Beijing from 2014 to 2015 [J].
Deping Li ;
Jianguo Liu ;
Jiaoshi Zhang ;
Huaqiao Gui ;
Peng Du ;
Tongzhu Yu ;
Jie Wang ;
Yihuai Lu ;
Wenqing Liu ;
Yin Cheng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7, (06) :214-229
[10]  
2015年北京城区大气PM_(2.5)中NH_4~+、NO_3~-、SO_4~(2-)及前体气体的污染特征.[J].丁萌萌;周健楠;刘保献;王焱;张博韬;石爱军;杨懂艳;常淼;.环境科学.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