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西南工业城市柳州市核心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与气象因素研究

被引:18
作者
曾鹏 [1 ]
辛存林 [1 ]
于奭 [2 ]
朱海燕 [1 ]
刘齐 [3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3] 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柳州核心区; 大气污染物; 时空变化; 气象因素; HYSPLIT模型;
D O I
10.13671/j.hjkxxb.2019.0337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研究柳州市核心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了2018年全年研究区内6个自动监测站点PM2.5、PM10、SO2、NO2、O3和CO的浓度监测数据和气象站气象数据,并对28次超标日污染物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①核心区颗粒污染物污染较为严重,且以PM2.5为主的细颗粒污染物仍为柳州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各污染物月均浓度季节差异显著,除NO2外柳州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指示柳州市多项节能减排综合整治措施成效显著;PM2.5、PM10、CO受早晚高峰期影响,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NO2在不同季节峰型不同,作为O3前体物其浓度日变化与O3相反,呈现"早峰午谷"的变化趋势.②通过对污染物浓度插值发现,由于核心区主要工商业区位于西部且处于主导风向下风向,故PM2.5和SO2浓度西北高、东南低,PM10、NO2和CO浓度西南高、东北低;核心区东部的山区为O3生成带来大量前体物,使O3浓度东南高、西北低.③由于气候特征,核心区春、夏季主要气象因素均为降水量;秋季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风速,风速与污染物的负相关关系表明了风的扩散效应;冬季大部分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人为因素对污染物的影响大于气象因素;核心区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局地排放和区域传输,且南北主导风向对大气污染影响最大.④HYSPLIT模型结果指示柳州超标日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珠三角地区,且陆源颗粒物浓度普遍比海洋源高,来自南部的远距离输送气流颗粒物含量最低,表明远距离输送为影响颗粒物传播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2013—2016年珠海地区臭氧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J].
周学思 ;
廖志恒 ;
王萌 ;
陈静林 ;
董娟 ;
赵新锋 ;
范绍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9 (01) :143-153
[2]   2015—2017年天水市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J].
王芳龙 ;
李忠勤 ;
尤晓妮 ;
刘峰 ;
周茜 ;
仝纪龙 ;
张昕 ;
汪芳琳 ;
马珊 ;
张添姿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12) :4592-4604
[3]   兰州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卢秀娟 ;
巨天珍 ;
谢顺涛 ;
郭梅莹 ;
张雪 ;
张惠娥 ;
张生财 .
地球与环境, 2018, 46 (04) :355-363
[4]   中国城市PM2.5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2015—2017年 [J].
姜磊 ;
周海峰 ;
赖志柱 ;
柏玲 ;
陈忠升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10) :3816-3825
[5]   基于曲面响应建模的PM2.5可控人为源贡献解析 [J].
杨再东 ;
朱云 ;
陶谨 ;
陈享华 ;
刘可旋 ;
Carey Jang ;
王书肖 ;
邢佳 ;
游志强 ;
余美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10) :3877-3887
[6]   Observations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t Lhasa during 2014-2015: Pollution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J].
Bu Duo ;
Lulu Cui ;
Zhenzhen Wang ;
Rui Li ;
Liwu Zhang ;
Hongbo Fu ;
Jianmin Chen ;
Huifang Zhang ;
A.Qiong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8, 63 (01) :28-42
[7]   安徽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J].
张海霞 ;
程先富 ;
陈冉慧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03) :1080-1089
[8]   广西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天气类型 [J].
潘润西 ;
陈蓓 ;
莫雨淳 ;
付洁 ;
和凌红 ;
周文强 ;
陆晓艳 .
环境科学研究, 2018, 31 (03) :465-474
[9]   重庆市北碚大气中PM2.5、NOx、SO2和O3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J].
徐鹏 ;
郝庆菊 ;
吉东生 ;
张军科 ;
刘子锐 ;
胡波 ;
王跃思 ;
江长胜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5) :1539-1547
[10]   Seasonal comparison of moss bag technique against vertical snow samples for monitor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J].
Hanna Salo ;
Anna-Kaisa Berisha ;
Joni M?kinen .
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6, 41 (03) :1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