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北京市PM、反应性气体和气溶胶粒径的特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江琪 [1 ]
王飞 [2 ]
张恒德 [1 ]
王飞 [3 ]
吕梦瑶 [1 ]
何佳宝 [4 ]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PM2.5; 反应性气体; 气象要素; 气溶胶粒径谱; 烟花燃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对2013~2015北京市PM2.5、气体组分及气溶胶谱分布结合气象条件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PM2.5质量浓度显著降低,空气质量呈明显改善;交通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不能忽略,且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对PM2.5浓度影响的响应相对较快,滞后1h左右对PM2.5浓度的影响最大,而PM2.5的变化对温度的响应相对较慢,一般在改变温度的7~8h后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最大.污染日较清洁日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均有不同程度地向大粒子一侧拓宽的现象,清洁日时,峰区直径集中在3~5nm,污染天时,峰区直径增大至100~200nm;随降雨量级逐渐增大,气溶胶峰值浓度逐渐向积聚模态方向发展;2015年2月18至2015年2月21日污染事件中,烟花燃放时段烟花对气溶胶数浓度的贡献为26.1%,且伴随新粒子生成.烟花燃放使积聚模态粒子和爱根核模态粒子出现显著的峰值,核模态粒子浓度变化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647 / 36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1960~2013年华南地区霾污染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关键气候因子的关系 [J].
符传博 ;
丹利 ;
唐家翔 ;
杨薇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6, (05) :1313-1322
[2]   北京冬季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杨孝文 ;
周颖 ;
程水源 ;
王刚 ;
王晓琦 .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 (03) :679-686
[3]   邯郸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的监测研究 [J].
许亚宣 ;
李小敏 ;
于华通 ;
马建锋 ;
史聆聆 ;
董林艳 ;
何磊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9) :2710-2722
[4]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为例 [J].
吴兑 ;
陈慧忠 ;
吴蒙 ;
廖碧婷 ;
王迎春 ;
廖晓农 ;
张小玲 ;
权建农 ;
刘伟东 ;
古月 ;
赵秀娟 ;
孟金平 ;
孙丹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03) :545-554
[5]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J]. 王占山,潘丽波.环境科学. 2014(03)
[6]   2013年1月中国东部持续性强雾霾天气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J].
张人禾 ;
李强 ;
张若楠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27-36
[7]  
北京地区冬春PM2.5和PM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赵晨曦,王云琦,王玉杰,张会兰,赵冰清.环境科学. 2014(02)
[8]   2011年10月珠江三角洲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J].
肖娴 ;
范绍佳 ;
苏冉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02) :290-296
[9]   应用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ACSM)实时在线测定致霾细粒子无机和有机组分 [J].
江琪 ;
孙业乐 ;
王自发 ;
银燕 .
科学通报, 2013, (36) :3818-3828
[1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霾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史军 ;
崔林丽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3, (12) :21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