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珠江三角洲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20
作者
肖娴
范绍佳
苏冉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区域空气污染过程; 气象影响因素; 珠江三角洲;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02.01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1年10月18—25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重污染区域集中在西部,后期向中部转移,PM10为首要污染物.针对本次空气污染过程的研究发现,此次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过程主要受大尺度冷高压活动的影响,一直为下沉气流所控制,500 m以下近地层风速很小,边界层高度较低,存在贴地逆温层,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PM10浓度与风速、能见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且与风速和温度的相关性存在滞后性.稳定天气形势、大范围下沉气流、近地层静小风和贴地逆温是导致这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原因,PM10浓度增加导致珠江三角洲能见度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2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灰霾天气分析 [J].
吴兑 ;
廖碧婷 ;
吴晟 ;
陈慧忠 ;
李菲 ;
李海燕 ;
艾卉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3) :521-527
[2]   珠江三角洲一次典型复合型污染过程的模拟研究 [J].
邓涛 ;
吴兑 ;
邓雪娇 ;
谭浩波 ;
李菲 ;
郑君瑜 ;
廖碧婷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2, (02) :193-199
[3]   CMAQ模式及其修正预报在珠三角区域的应用检验 [J].
谢敏 ;
钟流举 ;
陈焕盛 ;
陈多宏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2, (02) :96-101
[4]   2008年秋季珠江三角洲污染气象分析 [J].
李颖敏 ;
范绍佳 ;
张人文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10) :1585-1591
[5]   珠江三角洲黑碳气溶胶及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J].
吴兑 ;
毛节泰 ;
邓雪娇 ;
铁学熙 ;
张远航 ;
曾立民 ;
李菲 ;
谭浩波 ;
毕雪岩 ;
黄晓莹 ;
陈静 ;
邓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1542-1553
[6]   珠江三角洲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下的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J].
刘俊 ;
袁鸾 ;
刘衍君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4) :78-82
[7]   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 [J].
吴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9) :1-7
[8]   秋季珠江口地区海风对城市群空气污染的影响 [J].
李明华 ;
范绍佳 ;
王宝民 ;
吴兑 ;
祝薇 ;
刘吉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14-117+121
[9]   离岸型背景风和海陆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灰霾天气的影响 [J].
陈训来 ;
冯业荣 ;
范绍佳 ;
李江南 ;
林文实 ;
王安宇 ;
冯瑞权 .
大气科学 , 2008, (03) :530-542
[10]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灰霾天气主要污染物的数值研究 [J].
陈训来 ;
冯业荣 ;
王安宇 ;
李江南 ;
范绍佳 ;
林建恒 ;
冯瑞权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