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3年华南地区霾污染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关键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符传博 [1 ,2 ,3 ]
丹利 [2 ]
唐家翔 [1 ,3 ]
杨薇 [1 ,3 ]
机构
[1] 海南省气象台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3]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华南地区; 霾日数; 聚类分析; 气候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线性回归、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华南地区57个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近54年华南地区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结果表明,年平均霾日数大值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和广西中东部.54年来霾日数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而2008年后有所下降.霾日数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多,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少.2008年以后春、夏、秋3季霾日数有所下降,而冬季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等级霾日数在近54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霾污染不仅在日数上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且污染强度在加强.不同地区霾日数的快速增长时期不一样,污染严重和正常污染地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而相对清洁地区发生在2000年以后.另外近10年污染严重和正常污染地区霾日数有所下降,但相对清洁地区仍维持快速的增长趋势.近54年华南地区年降水日数、年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和年小风日数等气候因子变化结果致使气溶胶粒子的湿沉降减弱,污染物扩散能力下降,霾天气生成概率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313 / 13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南京市霾天气与主要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J].
赵子菁 ;
魏永杰 ;
张祥志 ;
秦玮 ;
谢慧芳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 (12) :3570-3580
[2]   近50年华中地区霾污染的特征 [J].
谭成好 ;
赵天良 ;
崔春光 ;
罗伯良 ;
张磊 ;
白永清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08) :2272-2280
[3]   广东省小风气象特征分析 [J].
郭梦婷 ;
蔡旭晖 ;
何启超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05) :821-828
[4]   珠江三角洲典型灰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 [J].
刘建 ;
范绍佳 ;
吴兑 ;
吴蒙 ;
廖志恒 ;
李浩文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 (06) :1664-1674
[5]   华北黄淮冬季霾年代际增多与东亚冬季风的减弱 [J].
尹志聪 ;
王会军 ;
袁东敏 .
科学通报, 2015, (15) :1395-1401
[6]  
近10年海南岛大气NO2的时空变化及污染物来源解析[J]. 符传博,陈有龙,丹利,唐家翔.环境科学. 2015(01)
[7]   2012年广州典型灰霾过程个例分析 [J].
李菲 ;
黄晓莹 ;
张芷言 ;
刘显通 ;
谭浩波 ;
李丽云 ;
邓雪娇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08) :1912-1919
[8]   2013年冬季海口市一次气溶胶粒子污染事件特征及成因解析 [J].
符传博 ;
唐家翔 ;
丹利 ;
陈有龙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1) :72-79
[9]   重污染下我国中东部地区1960~2010年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符传博 ;
丹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219-226
[10]   近50年我国雾和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湿度的关系 [J].
丁一汇 ;
柳艳菊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