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四十年

被引:5
作者
赵杨
机构
[1]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二语); 习得; 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与改革开放同步,迄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本文首先选取一些关键节点和重要文献,特别是早期文献,对这一进程做简单回顾,特别关注研究方法的演进。随后以界面假说为例,阐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文章最后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纳入二语习得的学科框架;增强理论意识,挖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关注线上学习行为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31]   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 [J].
王建勤 .
世界汉语教学, 1999, (04) :63-74
[32]   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 [J].
陈前瑞,赵葵欣 .
汉语学习, 1996, (05) :33-37
[33]   主题突出与汉语存在句的习得 [J].
温晓虹 .
世界汉语教学, 1995, (02) :52-59
[35]   主题突出与汉语存在句的习得 [J].
温晓虹 .
世界汉语教学, 1995, (02) :52-59
[36]   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 [J].
王建勤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04) :105-120
[38]   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J].
刘珣 .
语言文字应用, 1993, (02) :32-41
[39]   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 [J].
吕必松 .
语言文字应用, 1993, (02) :27-31
[40]   习得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比较 [J].
温晓虹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 (03) :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