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30
作者
张建培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平湖斜坡带; 断裂系统; 成因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综合运用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和构造编图成果,对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按发育规模和形成期次进行分类,分析了断裂系统的平、剖面展布特征,采用古落差法和活动速率法研究了断裂运动学特征,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可划分为4个断裂带,由北至南依次为孔雀亭同向断裂带、武云亭反向断裂带、平湖同向断裂带和平南堑式断裂带。平湖斜坡带以发育多米诺、地堑、梳妆、正牵引等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局部(如平湖同向断裂带)见微弱反转构造。断裂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断裂活动高峰期具有分带性,平湖同向断裂带断层活动性最强,孔雀亭同向断裂带和武云亭反向断裂带次之,平南堑式断裂带最弱。平湖斜坡带断裂系统的发生、发展是应力集中与断层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对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的局部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30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花港组层序地层模式及沉积演化 [J].
张建培 ;
徐发 ;
钟韬 ;
张田 ;
余逸凡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32 (01) :35-41
[2]   西湖凹陷裂陷期构造样式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 [J].
张敏强 ;
徐发 ;
张建培 ;
张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 31 (05) :67-72
[3]   中、新生代超级汇聚背景下的陆内差异变形:华北伸展裂解和华南挤压逆冲 [J].
李三忠 ;
张国伟 ;
周立宏 ;
赵国春 ;
刘鑫 ;
索艳慧 ;
刘博 ;
金宠 ;
戴黎明 .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79-107
[4]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裂陷期变换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J].
胡望水 ;
蔡峰 ;
胡芳 ;
李涛 ;
吴禅 ;
李瑞升 ;
徐发 ;
葛和平 ;
张建培 ;
张宇焜 ;
方来富 ;
高伟中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3) :7-12+405
[5]   平衡剖面技术对东海西湖凹陷正反转构造及其成藏控制的研究 [J].
胡望水 ;
柴浩栋 ;
李瑞升 ;
徐发 ;
葛和平 .
特种油气藏, 2010, 17 (01) :15-19+121
[6]   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 [J].
葛肖虹 ;
马文璞 ;
刘俊来 ;
任收麦 ;
刘永江 ;
袁四化 ;
王敏沛 .
中国地质, 2009, 36 (05) :949-965
[7]   西湖凹陷反转构造分布与样式 [J].
张建培 ;
张涛 ;
刘景彦 ;
戴林 ;
李键 ;
漆滨汶 .
海洋石油, 2008, 28 (04) :14-20
[8]   黄骅坳陷中区新生代断裂系统及其成因分析 [J].
何书 ;
杨桥 ;
漆家福 ;
王家鼎 .
地质科学, 2008, (03) :533-545
[9]   生长指数与断层落差的对比研究 [J].
陈刚 ;
戴俊生 ;
叶兴树 ;
荣磊 ;
梁颖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3) :20-23+16
[10]   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 [J].
葛肖虹 ;
任收麦 ;
马立祥 ;
吴光大 ;
刘永江 ;
袁四化 .
地学前缘, 2006, (06) :1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