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郯庐断裂带早新生代的活动性质研究
被引:1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季建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金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文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于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左行走滑作用;
地表地质;
地震反射剖面;
早新生代;
郯庐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郯庐断裂带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大陆大地构造演化中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对郯庐断裂的认识制约了大型盆地的形成演化的认识及油气资源的评价。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郯庐断裂带与地层的穿切关系入手,借助最新的地震反射剖面以及第一手野外资料,判定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早期经历了强烈的活动,表现为左旋兼具逆冲的性质。通过分析覆盖在郯庐断裂带之上火山岩中的断裂发育样式和地震反射剖面上的地层覆盖关系,认为中新世以来,相当于渤海湾盆地的东营运动之后,构造应力场发生了变化,郯庐断裂带不再有显著的活动,发育了新的断裂体系。郯庐断裂新生代兼有垂向位移的走滑活动奠定了中国东部古近纪盆地形成、沉积演化和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1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走滑拉分—裂陷盆地伸展量、沉降量估算
[J].
曹忠祥
.
地质科学 ,
2008, (01)
:65-81

曹忠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
[2]
辽河坳陷滩海月东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底界研究
[J].
崔向东
;
王仁厚
;
石敦久
;
袁清秋
;
马宏斌
.
地质科学,
2007, (03)
:455-46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仁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石敦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袁清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马宏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及其中——新生代演化
[J].
吴根耀
;
矢野孝雄
.
地质通报,
2007, (07)
:787-800

吴根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矢野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鳥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沂沭断裂带晚白垩世—早古新世左行走滑的低温年代学约束
[J].
王先美
;
钟大赉
;
张进江
;
季建清
;
王雪松
.
地质学报,
2007, (04)
:454-46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进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季建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鄱阳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史
[J].
梁兴
;
叶舟
;
吴根耀
;
郑华平
;
徐克定
;
张廷山
;
刘家铎
.
地质科学,
2006, (03)
:404-42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吴根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郑华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徐克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廷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家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6]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现代地震活动及应力场特征
[J].
刘东旺
;
夏瑞良
;
刘泽民
;
沈小七
;
李敏莉
;
闫素萍
.
地质科学,
2006, (02)
:278-290

刘东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夏瑞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刘泽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沈小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李敏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闫素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7]
合肥盆地东部中-新生代的演化及其对郯庐断裂带活动的响应
[J].
刘国生
;
朱光
;
牛漫兰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地质科学,
2006, (02)
:256-26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赣江断裂带中生代的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梁兴
;
吴根耀
.
地质科学,
2006, (01)
:64-8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根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9]
郯庐断裂带古新世—早始新世左旋走滑活动的反射地震证据
[J].
韩文功
;
季建清
;
王金铎
;
于建国
;
张新钰
;
余绍立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1)
:1383-138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季建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金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于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两种构造系统及其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中国地质,
2004, (01)
:15-22

漆家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