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西段哥日卓托杂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

被引:22
作者
刘金龙
孙丰月
李良
赵菲菲
王英德
王硕
张宇婷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588.36 [混合岩化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01 ;
摘要
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中的哥日卓杂岩体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不一致,属于典型的"钉合岩体",对限定地体拼贴或增生的时间上限具有特殊的构造年代学意义.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中期(似斑状花岗岩形成于227Ma,闪长岩形成于224Ma).在地球化学上,似斑状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高Sr(479~573μg/g),低Yb(1.03~1.20μg/g),Mg#值为48.7~51.8,判断岩石属于埃达克岩类.岩石的εHf(t)值为-2.40~2.98,判断岩石源于加厚陆壳部分熔融.闪长岩Ti/Yb值为1 930~2 178,Nb/Ta值为15.9~17.4,属混合成因.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哥日卓托杂岩体形成于古特提斯洋闭合后碰撞环境,并且标志同碰撞到后碰撞的构造体制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965 / 98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21]  
Adakites without slab melting: High pressure differentiation of island arc magma, Mindanao, the Philippines[J] . Colin G. Macpherson,Scott T. Dreher,Matthew F. Thirlwall.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6 (3)
[22]  
Enclaves and Granite Petrology, Developments in Petrology .2 Didier J,Barbarin B. Amsterdam . 1991
[23]  
Introduction to Tectonic Migration Theory .2 Jiang,C.F,Zhu,S.N. Acta Geosicientia Sinica . 1992
[24]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古特提斯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体系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史仁灯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5) :369-380
[25]   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岩浆混合成因花岗岩的岩浆底侵作用机制 [J].
谌宏伟 ;
罗照华 ;
莫宣学 ;
刘成东 ;
柯珊 .
中国地质, 2005, (03) :386-395
[26]   胶东文登长山南花岗闪长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闪长质包体及寄主岩石的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证据 [J].
胡芳芳 ;
范宏瑞 ;
杨进辉 ;
翟明国 ;
金成伟 ;
谢烈文 ;
杨岳衡 .
岩石学报, 2005, (03) :569-586
[27]   青海省查查香卡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岩石学及其构造环境 [J].
童海奎 ;
王树林 ;
宋生春 ;
谈生祥 ;
马秀兰 ;
黄青华 .
高原地震, 2004, (02) :38-48
[28]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意义 [J].
汪洋 ;
邓晋福 ;
姬广义 .
岩石学报, 2004, (02) :297-314
[29]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 [J].
张国伟 ;
董云鹏 ;
赖绍聪 ;
郭安林 ;
孟庆任 ;
刘少峰 ;
程顺有 ;
姚安平 ;
张宗清 ;
裴先治 ;
李三忠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121-1135
[30]   东昆仑造山带海德乌拉一带早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朱云海 ;
朱耀生 ;
林启祥 ;
王国灿 .
地球科学, 2003, (06) :65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