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概述

被引:4
作者
梁英
石伟杰
田传远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藻; 脂肪酸; 测定; 甲酯化;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13.04.003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微藻脂肪酸测定步骤一般是先将微藻样品进行前处理(脂类抽提、皂化、甲酯化以及脂肪酸甲酯的萃取),然后将得到的脂肪酸甲酯在气相色谱-质谱仪上分析并计算,得出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文中概述了测定微藻脂肪酸时,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不同的皂化、甲酯化和萃取方法,以期为微藻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皂化的方法主要有氢氧化钠甲醇法、氢氧化钾甲醇法等。甲酯化的方法主要有酸催化法(盐酸甲醇法、硫酸甲醇法、三氟化硼甲醇法和三氯化硼甲醇法等)、碱催化法(氢氧化钾甲醇法)以及其他一些甲酯化的方法(乙酰氯甲醇法、硅烷化试剂法以及重氮甲烷法等);其中乙酰氯甲醇法可直接对干燥的微藻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而得到脂肪酸甲酯,具有操作简便、用时短、效果好的优点。脂肪酸甲酯的萃取方法主要有正己烷萃取法、石油醚萃取法、戊烷萃取法以及其他一些萃取方法(乙醚、环己烷、乙酸乙酯等)。上述各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32株海洋微藻总脂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J].
卢丽娜 ;
孙利芹 ;
田焕玲 ;
任蒙 ;
王长海 .
中国油脂, 2009, 34 (11) :68-73
[2]   环境因子对异养小球藻脂肪酸组分含量和脂肪总酸产量的影响 [J].
黄冠华 ;
陈峰 .
可再生能源, 2009, (03) :65-69
[3]   小球藻和三角褐指藻中脂肪酸和长链烷烃组成的比较研究 [J].
吕冬伟 ;
宋茜 ;
王旭晨 .
海洋科学, 2009, 33 (05) :28-32
[4]   Fe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附视频 [J].
吴瑞珊 ;
魏东 .
海洋科学, 2008, (07) :93-96
[5]   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刘梅芳 ;
王海英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32-35
[6]   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 [J].
邹树平 ;
吴玉龙 ;
杨明德 ;
李春 ;
童军茂 .
水产科学, 2007, (03) :179-181
[7]   环境因子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影响 [J].
孙利芹 ;
杨林涛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05) :11-13
[8]   两种海藻物提取物的制备及脂肪酸GC-MS分析 [J].
梁惠 ;
冷凯良 ;
贺娟 ;
董春景 ;
史大永 .
食品科学 , 2005, (12) :184-186
[9]   Fe3+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蒋汉明 ;
张凤珍 ;
孙凌云 ;
翟静 ;
顾洪雁 ;
张媛英 ;
高坤山 .
食品科学, 2005, (06) :43-46
[10]  
Effect of Growth Phase o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Four Species of Marine Diatoms[J]. LIANG Ying , and MAI Kangsen The Key Laboratory of Maricultu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 P.R.China.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