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1HNMR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29
作者
陈波 [1 ]
张巍 [2 ]
康海宁 [1 ]
邓志威 [2 ]
王小如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指纹图谱; 1HNMR指纹图谱; 茶叶;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模式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用1H NMR分析测定35种从福建、云南、广州、江西等地采集及购买的不同种类的茶叶.检测出约20种物质,包括多种氨基酸、茶氨酸、多种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一些未知的儿茶素)、蔗糖、未知糖类、脂肪酸、咖啡因等.所得谱图经主成分分析,实现了不同种类的茶叶以及铁观音产地的区分,并且发现了引起区分的化学成分:红茶和黑茶与绿茶和乌龙茶相比,部分氨基酸和一些未知成分的含量较高,而儿茶素的含量较低;安溪西坪铁观音与安溪祥华和感德铁观音相比,部分氨基酸、咖啡因、EGCG、ECG以及一些未知成分的含量较高,而EC、EGC含量相对低.另外,谱图的聚类分析也显示了与主成分分析类似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中的模式识别方法 [J].
邱玉洁 ;
夏圣安 ;
叶朝辉 ;
刘买利 .
波谱学杂志, 2005, (01) :99-111+124
[2]   茶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J].
边世平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64-65
[3]   茶多酚分析方法研究与最新进展 [J].
宋冠群 ;
林金明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4, (01) :41-51
[4]   茶多酚中儿茶素类及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J].
何昱 ;
洪筱坤 ;
王智华 .
中成药, 2003, (10) :53-56
[5]   苦丁茶冬青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J].
熊波 ;
陆慧宁 ;
刘岚 ;
谢惜媚 ;
邓芹英 .
分析测试学报, 2003, (04) :67-69
[6]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方法研究 [J].
李咏梅 ;
王学松 ;
于艳春 .
广州化学, 2003, (01) :59-63
[7]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J].
杜继煜 ;
白岚 ;
白宝璋 .
农业与技术, 2003, (01) :53-55
[8]   用顶空吸附法与茶汤过柱吸附法分析绿茶香气 [J].
朱旗 ;
施兆鹏 ;
任春梅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469-471
[9]   茶叶及茶多酚中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J].
戴军 ;
王洪新 ;
陈尚卫 ;
汤坚 .
色谱, 2001, (05) :398-402
[10]   中药材特征性总成分指纹鉴定 [J].
秦海林 ;
王峥涛 ;
徐珞珊 ;
赵天增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01)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