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库的变化特征

被引:16
作者
孙志高
刘景双
李新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氮库; 全氮; 土地利用; 三江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含量及储量的变化,揭示土壤氮库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土壤的全氮含量及储量明显高于农田、火烧地和弃耕地土壤。开垦导致土壤全氮含量及储量下降,且随耕种年限增加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模型(p<0.01);连续火烧5a导致土壤全氮含量及储量显著降低,而弃耕7a导致其值有所增加,但增加量较小,说明土壤氮库耗竭易、恢复难;土壤全氮与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湿地开垦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是引起土壤氮肥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将有利于维持和提高农田土壤氮肥力;通过向连年火烧湿地输入适量人为氮(如农业排水)可减缓土壤氮的持续损失,进而可防止湿地植被退化及农业排水大量直接排入河流而引起的许多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氮素动态及其生态效应 [J].
孙志高 ;
刘景双 ;
王金达 .
水科学进展, 2007, (02) :182-192
[2]   放牧家畜食性选择机制研究进展 [J].
王岭 ;
王德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205-211
[3]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硫含量变化特征 [J].
李新华 ;
刘景双 ;
孙志高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4) :80-82
[4]   三江平原旱田耕作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累积影响初探 [J].
袁兆华 ;
吕宪国 ;
周嘉 .
湿地科学, 2006, (02) :133-137
[5]   种植年限对三江平原农田土壤剖面性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J].
曾希柏 ;
黄雪夏 ;
刘子刚 ;
李莲芳 ;
杨佳波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186-1195
[6]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土壤通报, 2004, (03) :371-373
[7]   沼泽湿地开垦后土壤水热条件变化与碳、氮动态 [J].
宋长春 ;
王毅勇 ;
阎百兴 ;
娄彦景 ;
赵志春 .
环境科学, 2004, (03) :150-154
[8]   火烧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J].
商丽娜 ;
吴正方 ;
杨青 ;
姜明 ;
刘吉平 .
湿地科学, 2004, (01) :54-60
[9]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及其开垦后土壤中总硫变化的初步研究 [J].
郝庆菊 ;
王起超 ;
王其存 ;
李志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191-2194
[10]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湿地不同开垦年限肥力的变化 [J].
栾兆擎 ;
宋长春 ;
邓伟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544-54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