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不同轮耕模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4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轮耕;
保护性耕作;
旱作麦田;
土壤容重;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分形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免耕、深松和翻耕两两组合而成的3种不同轮耕模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土壤物理结构与稳定性影响。【方法】于2007—2012年在陕西渭北旱塬麦田开展夏闲期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3种隔年交替的轮耕试验,测定土壤容重,并应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土壤团聚体不同粒级含量、大小和分形维数。【结果】与耕作试验前相比,5年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处理在收获期0—60 cm土层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差异均不显著。3种轮耕处理的耕层团聚体性状变化差异显著,0—10 cm土层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及稳定率表现为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0—3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大小表现为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3种轮耕处理的团聚体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D),干筛法下10—30 cm土层表现出差异,湿筛法下0—10 cm土层表现出差异,免耕/深松处理分形维数低于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处理。【结论】3种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免耕/深松保护性轮耕模式能提高耕层团聚体含量与稳定性,改善旱地土壤结构;而深松/翻耕与翻耕/免耕的轮耕模式由于隔年翻耕对土壤的强烈扰动,对土壤结构改善效果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800 / 38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轮耕对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J].
李娟
;
李军
;
尚金霞
;
贾志宽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07)
:867-8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秸秆还田对宁南半干旱地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J].
张鹏
;
贾志宽
;
王维
;
路文涛
;
高飞
;
聂俊峰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08)
:1513-1520

张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不详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不详

王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不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不详

聂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不详
[3]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特性的影响
[J].
侯贤清
;
贾志宽
;
韩清芳
;
孙红霞
;
王维
;
聂俊峰
;
杨宝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5)
:85-9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红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王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聂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杨宝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4]
利用最小限制水分范围评价短期免耕对黑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J].
时秀焕
;
张晓平
;
梁爱珍
;
杨学明
;
申艳
;
范如芹
;
陈学文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20)
:4207-4213

时秀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学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温室与加工作物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耕作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含量及特征的影响
[J].
范如芹
;
梁爱珍
;
杨学明
;
张晓平
;
申艳
;
时秀焕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8)
:3767-377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学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温室与加工作物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时秀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6]
旱作麦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和增产增收效应
[J].
毛红玲
;
李军
;
贾志宽
;
王蕾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44-5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孔凡磊
;
陈阜
;
张海林
;
黄光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150-155

孔凡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
[8]
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果与增产增收效应
[J].
尚金霞
;
李军
;
贾志宽
;
张丽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3)
:2668-267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张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9]
不同耕作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J].
严波
;
贾志宽
;
韩清芳
;
杨宝平
;
聂俊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03)
:58-63

严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韩清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杨宝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聂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10]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比较
[J].
苏静
;
赵世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5)
:114-1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