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格架内生储盖分布
被引:16
作者:
徐胜林
[1
,2
]
陈洪德
[1
,2
]
陈安清
[3
]
林良彪
[1
,2
]
李君文
[4
]
杨俊斌
[5
]
高山
[6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3] 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
[4]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5]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
[6]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辽河分公司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层序;
生储盖组合;
泥盆系—中三叠统;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层序格架内讨论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结合盆地现有的油气勘探成果,建立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组合图解。研究表明,二级层序格架内盆地发育2套区域性烃源岩和3套区域性储集层:SS5和SS6海侵期,以发育富有机质暗色碳酸盐岩和泥岩为特征,克拉通台内坳陷和深水陆棚的烃源岩在后期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生烃中心;SS4海侵体系域储集层主要是一套与古隆起相关的岩溶储集层,SS5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SS6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发育综合型、高位型、海侵型3种生储盖组合;区域性烃源岩发育于二级层序海侵期;区域性储集层发育于二级层序高位期;区域性盖层分布与烃源岩展布特征具有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