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细沟侵蚀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俊体 [1 ,2 ]
孙莉英 [2 ]
张学培 [1 ]
蔡强国 [2 ]
陈俊杰 [2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产流; 坡面表面积; 细沟体积; 细沟发育;
D O I
10.16843/j.sswc.2013.04.004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土壤细沟侵蚀发育对比研究是探讨细沟侵蚀机制的必要内容。通过间隔为24 h的2次人工模拟降雨,在不同降雨强度(1.5,2.0,1.0 mm/min)、不同坡长(5、10 m)的试验条件下,分析坡度为20°时塿土和黄绵土2种土壤细沟侵蚀过程中产流产沙、空间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坡面产流量来看,2种土壤在2次人工降雨过程中有相似的产流过程,坡长和降雨强度相同时,塿土坡面产流量大于黄绵土;2)从坡面形态看,第1场降雨过程中塿土坡面表面积、细沟侵蚀强度大于黄绵土坡面,但黄绵土坡面一旦发生细沟侵蚀,其体积变化幅度剧烈于塿土坡面;3)塿土在第1场降雨过程中侵蚀速率的变化过程可以反应细沟发育的各个阶段,较大降雨强度使黄绵土发生细沟侵蚀侵蚀,其细沟发育的各个阶段持续时间长于塿土,即黄绵土细沟形态变化缓慢。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缓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及水沙关系的室内试验研究 [J].
和继军 ;
孙莉英 ;
李君兰 ;
蔡强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138-144
[2]   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 [J].
严冬春 ;
王一峰 ;
文安邦 ;
史忠林 ;
龙翼 .
山地学报, 2011, 29 (04) :469-473
[3]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坡面细沟侵蚀动态过程研究 [J].
霍云云 ;
吴淑芳 ;
冯浩 ;
原立峰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9 (02) :32-37+46
[4]   前期含水量对坡面降雨产流和土壤化学物质流失影响研究 [J].
孔刚 ;
王全九 ;
樊军 ;
陈建刚 .
土壤通报, 2008, (06) :1395-1399
[5]   红壤坡地降雨入渗、产流及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研究 [J].
彭娜 ;
谢小立 ;
王开峰 ;
王凯荣 ;
胡实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7-20+69
[6]   土壤质地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J].
解文艳 ;
樊贵盛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4, (05) :537-540
[7]   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J].
蔡强国 ;
朱远达 ;
王石英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12-18
[8]   侵蚀细沟水力学特性及细沟侵蚀与形态特征的试验研究 [J].
雷廷武 ;
M.A.Nearing .
水利学报, 2000, (11) :49-54
[9]   黄土高原的高含沙水流侵蚀研究 [J].
许炯心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1) :28-35+46
[10]   坡面细沟发生临界条件研究 [J].
蔡强国 .
泥沙研究, 1998, (01) :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