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保护素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3
作者
侯乐乐
侯加法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OPG重组蛋白; 基因治疗; 骨质疏松症;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0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是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重要的调控因子。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使破骨细胞功能活跃,破坏骨的动态平衡造成的。OPG与RANK竞争性结合RANKL,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激活,促进其凋亡。应用重组OPG蛋白和OPG基因治疗的方法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注热点。笔者针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的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939 / 9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骨质疏松基因治疗的研究概述 [J].
刘冬斌 ;
程志安 ;
沈慧勇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9, 15 (02) :146-149+114
[2]   重组骨保护素(rhOPG)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J].
刘俊丽 ;
张建中 ;
施生根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8, (01) :65-67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新进展 [J].
吕靖 ;
马彩玲 .
医学综述, 2007, (01) :62-63
[4]   OPG/RANKL/RANK系统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J].
王晓军 ;
王爱民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04) :373-375
[5]   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 [J].
戚楠 ;
马清钧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02) :79-82
[6]   联合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和阿伦膦酸钠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J].
黄鹏 ;
王岩 ;
迟志永 ;
杨子义 ;
倪健 ;
杨武剑 ;
王冉东 ;
白金柱 .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12) :812-816
[7]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和配体超家族的新成员 [J].
曾晓峰 ;
赵建宁 .
生命的化学, 2003, (04) :252-255
[8]   人骨形成蛋白-2和骨保护素在小鼠成肌细胞中的共表达 [J].
刘继中 ;
胡蕴玉 ;
纪宗玲 ;
陈苏民 ;
朱帮福 ;
陶惠人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 (01) :1-4
[9]   人骨保护素(OPG)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J].
刘继中 ;
纪宗玲 ;
胡蕴玉 ;
陈苏民 ;
朱帮福 ;
杨彤涛 .
生物工程学报, 2003, (01) :35-40
[10]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J].
栗向东 ;
胡蕴玉 ;
蒲勤 ;
朱邦福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1, (03) :155-157